呂夷簡見曹瑋臉色十分難看,就沉聲道:“我會上書給官家,請官家奪情。”
“不是奪情的事情。”
曹瑋聲音沉重的道:“折惟忠是純孝之人,折母故去,他必然悲痛欲絕,能否一心抵禦遼人,很難預料。”
曹瑋看向了呂夷簡,咬牙道:“遼人若是攻破了東平路,就有機會沿著黃河南下,一路殺到開封府。一旦遼人殺到了開封府,不僅能成功的翻盤,還能逼迫我大宋,簽訂城下之盟。
我大宋在燕雲之地征戰數月之功,也會煙消雲散。”
呂夷簡一臉驚愕的盯著曹瑋,“遼人想沿著黃河南下,恐怕沒那麼容易吧?”
曹瑋搖搖頭道:“東平路一線的邊防,朝廷一直仰仗著折家。折家也不負朝廷厚望,坐鎮東平路一線數十年,穩如泰山。西夏人和遼人數次攻伐,都沒能攻破東平路一線的邊防。
折家用數代人的犧牲,證明了他們的實力,朝廷也放心的將東平路一線的邊防交給了折家。
也正是因為如此,開封府到東平路一線,並沒有什麼重兵鎮守。
一旦折家守不住,遼人就可以長驅直入。”
呂夷簡眉頭一瞬間皺成了一團,低聲道:“折惟忠素來忠勇,在兵事上從不敢有半點怠慢。折母故去,折惟忠固然悲痛欲絕,但一旦遼人南下,折惟忠一定會率領折家軍奮勇抗敵的。”
呂夷簡對摺惟忠都有絕對的信心。
倒不是呂夷簡盲目的相信人。
而是折惟忠用他的實力證明了他值得呂夷簡信任。
折惟忠在鎮守邊陲期間,經歷過數次西夏兵馬和遼兵侵犯,皆被他打退了回去。
西夏兵馬和遼兵也曾聯手犯邊,還是被折惟忠給打退了回去。
可以說,只要折惟忠出現在戰場上,無論是西夏兵馬入侵,還是遼兵入侵,都得被打回去。
呂夷簡說這話,倒也沒錯。
曹瑋陰沉著臉道:“遼皇耶律隆緒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他八成有辦法對付折惟忠,又或者有辦法牽制住折惟忠,在東平路開一道口子。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派人到東平路去一趟,親自見一見折惟忠。
確保東平路一線的邊陲不被攻破。”
曹瑋看向呂夷簡道:“你也應該向官家上書,請官家派遣一位重臣,去東平路坐鎮。”
呂夷簡聽完了曹瑋的分析,心裡也打鼓。
誠如曹瑋所言,遼皇耶律隆緒太坐得住了。
燕雲十六州,丟了三州,遼皇耶律隆緒也沒有率重兵來攻,完全不符合遼皇耶律隆緒的性子。
說遼皇耶律隆緒有陰謀、有依仗,那是必然的。
呂夷簡沉聲道:“我一會兒回房以後就去寫。”
曹瑋緩緩點頭道:“順便寫一封信給王相,看看他能不能跟官家商量商量,讓清澗城的種世衡動一動。”
呂夷簡疑惑的道:“怎麼又跟種世衡扯上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