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吟詩作賦的,有行酒令的,也有談論公事的。
趙禎、寇季、王曾、呂夷簡四人湊在一起,談論的就是公事。
其他文武大臣看到他們四個人湊在一起以後,識趣的離開了他們身邊。
四個人剛湊在一起,趙禎就語氣幽幽的道:“遼人那邊有動靜了。”
寇季、王曾、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
呂夷簡沉聲道:“遼人早就有對我大宋用兵的打算?”
遼國使臣離開汴京城才多久,十五天而已。
十五天還不足以讓他們將訊息送到遼國的上京城。
所以遼人有了動靜,就說明遼人早有對大宋用兵的打算。
王曾臉色有些不太好看的道:“幸虧我們早做了準備,不然遼人突然南下,我們應對起來,一定會手忙腳亂的。”
趙禎疑問道:“遼人為何無故對我大宋用兵?”
寇季開口道:“八成跟河西的戰事有關。我大宋本就是對遼國最有威脅的強敵。
我大宋拿下了河西,展露出了我大宋的兵鋒和進取心。
又先後擊潰了黃頭回紇和西夏重兵。
還讓青塘對我們俯首聽命。
遼國感受到了威脅,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大宋坐大。
而且我大宋變強,已經動搖到了遼國的霸主地位。
為了穩固霸主地位,遼國必然要對我大宋興兵。”
趙禎緩緩點頭,“如此說來,就算我們不主動挑起宋遼兩國的戰事,遼國也會挑起兩國的戰事?”
寇季鄭重的點頭。
趙禎沉吟道:“兩國戰事不可避免,我大宋先行一步,總歸是能佔據到不少好處的。看來我們主動掀起戰事的事情,並沒有做錯。”
寇季認真的道:“我們從都到尾都沒錯。”
王曾在一旁道:“依照遼人以往南侵的慣例,遼國的兵馬會在開春之季,出現在我大宋的邊陲上。我們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準備。”
呂夷簡鄭重的道:“曹瑋已經先行一步,抵達了真定府。朝廷調遣的三十萬兵馬中,已經有十五萬兵馬,先後抵達了雁門關、飛狐口、保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