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將鐵鷂子一分為二,為的就是算計巡馬衛。
巡馬衛若在陽關,那麼他便可以仗著鐵鷂子之利,殺穿玉門關外的宋軍,長驅直入,殺進瓜州、沙州,燒燬宋軍的糧草。
一旦瓜州、沙州的糧草被毀。
宋軍立馬就會斷糧。
宋軍尚未打通河西,所以不可能透過河西將糧草運送過來。
若是繼續借道青塘的話,那也得一兩個月以後才有新的輜重運到。
宋軍如今戰線拉的很長,一旦斷了糧草,漫長的戰線就會難以維持。
宋軍將會再次一次陷入到缺衣少食的恐慌中。
比起上次,這一次會更嚴重。
因為宋軍、宋國民夫的數量相當龐大。
戰爭中,人數足夠多,固然有優勢。
但也是一個極大的破綻。
宋國的將軍們,可以仗著軍紀,去約束那些宋軍。
但卻沒辦法約束手下的民夫。
十數萬民夫為了活下去,什麼事情都能做得出來。
無論是暴動,還是反叛,對李元昊而言都極其有利。
到時候,散落在河西的宋軍,就是他手底下待宰的羔羊。
他不僅能拿下河西,還能讓宋軍在河西損兵折將。
若是能將宋國的鎮國、興國兩支精銳禁軍覆滅在河西。
以後西夏南侵,也會少一部分的阻力。
相對的。
巡馬衛若是在玉門關。
那陽關必然會被他手下的鐵鷂子攻破。
一旦攻破了陽關,已經誇過了陽關,侵入到肅州、正在向甘州進發的宋軍李昭亮部,就會斷糧。
只要他付出一定的代價,守住玉門關、陽關些許日子。
已經趕至西涼的野利旺榮,就能在李昭亮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擊潰李昭亮部。
屆時,二人合兵一處,以玉門關、陽關為據點,不斷的侵襲瓜州、沙州。
瓜州、沙州的宋軍,逼退無疑。
宋國朝廷,可沒辦法一直支撐著手底下數萬大軍,在域外作戰。
漫長的補給線,將會消耗宋國龐大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