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被授爵的,基本上都是朝中的重臣。
那就是那種有望入相,或者入過相的人。
起步就是國公。
沒有封伯這一說。
一旦趙禎給寇季封了伯爵,那就算是開先例了,以後那些沒封爵的文官,肯定會跟朝廷吵吵著要爵位。
這種先例不能開。
當然了,寇季要是甘心去武勳中間混一混的話,那倒是可以封個伯爵。
但那樣的話,寇準不答應。
趙禎想被寇季封爵,被鎮壓了。
於是乎他靈機一動,又想給寇季封個官。
又被寇準、劉娥聯手鎮壓了。
寇季年僅十六,就已經官居五品了。
再拔一步,那就真到了可以入相的地步了,以寇季的手段,他估計不到三十,就能混到封無可封的地步。
到時候咋辦?
讓寇季正值壯年,正身強力壯的時候,告老還鄉,混吃等死去?
又或者架在朝堂上當祖宗供起來?
還是殺了?
又或者逼反,再殺?
又或者,坐等寇季權傾朝野,造反登基?
在這諸多後果裡,有劉娥不願意看到的,也有寇準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們都不想給寇季升官。
但是他們的想法,趙禎不太理解。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碰到了要加官進爵一類的事情的時候,總會想起寇季,總想給寇季加官進爵。
就像是一個孩子,突然繼承了一大筆的遺產,在碰到好朋友、好兄弟的時候,自然想跟他一起分享分享自己的快樂。
朕就是想給寇季加官進爵,朕知道這麼做不對,可朕就是控制不住朕自己啊!
這是趙禎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