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著去領俸祿。
俗話說的好,領錢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沒人會嫌棄自己錢多的花不完。
雖說朝廷發給寇季的俸祿,還不及永珍典當行近半年賺的多。
可永珍典當行賺的錢,還不足以讓寇季無視他的俸祿。
……
事實上,三司有送俸祿上門的服務,似寇準的俸祿,每一季都會有三司的人親自送上門。
畢竟,寇準的俸祿那麼多,朝廷發放俸祿的時候,又發放的是銅錢和糧食,以寇準的身板,不可能自己揹回來。
三司的人之所以非讓寇季去一趟三司,主要問題是寇季的情況有些特殊。
怎麼個特殊法呢?
升官太快。
寇季僅僅用了大半年時間,爬了一道別人一輩子也不一定能爬上去的青雲梯。
所以每當三司核算俸祿的時候,寇季就升官了。
害的三司的人得重新幫他計算。
當然了,三司的人也可以按照他沒升官之前的品階,把俸祿發給他。
但三司的人並沒有這麼做。
他們總是以寇季晉升以後的品階、官職,幫寇季核算俸祿。
他們這麼做,也是為了跟寇府結一個善緣。
以免以後劉娥倒臺了,寇準連他們一起清算。
寇季到了三司衙門,陪著三司副使,一起核算了一下自己的俸祿。
不核算不知道,一核算嚇了寇季一跳。
寇季身兼兩職,三司給他核算俸祿的時候,罰俸算在了他的低階官職上面,俸祿按照他最高官職發放。
正俸每個月有三十五貫錢,但這僅僅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其餘各種雜項,諸如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職錢、公使錢等等補貼算下來,每個月足有七十貫。
算下來寇季一個月的俸祿,足足有一百零五貫左右。
寇季是四月底的時候被趙恆授的官,三司給他四月算了一個滿月,總共核算下來,他今歲的俸祿有九百四十五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