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糾紛案表面上是落幕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點都沒解決。錢慧娟的處罰太過輕微,何向傑的假證也有待判罰,還有陳歡,明知是他在搞鬼,但無憑無據卻拿他無可奈何。
我不得不承認,單憑茶館的那段錄音與影片是無法指證陳歡的。
而且即使真的從何向傑身上調查出來,那麼牽連的也只會是漫步連鎖書局的管理者之一,與他這個老闆不會有任何聯絡。
周瑜撂下的話是:以後走著瞧。
他將此話賦予了行動,本身巴山書城一案就很受媒體關注,等案子陳結後立即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網路上也掀起了輿論風潮。原本一面倒的黑,如今全變成一面倒的捧,說巴山書城是在傳播正能量,卻被陰謀論者無辜汙衊與陷害。
緊接著便有個自稱是在法庭現場的“當事人”開始爆料,說這一切陰謀的幕後推手是漫步書局。於是網路輿論一面倒的抨擊漫步,無論漫步的主管人如何出來闢謠都沒用,這一盆髒水著著實實地澆在了他們頭上。
如今是網際網路的時代,網路輿論不可小覷,連帶的反應便是漫步書局門庭冷清。
我與周瑜悠閒地坐在茶吧裡,看見進去漫步雲端的顧客總共不到十個人,而出來時手上拿了書的才不過兩人。
令我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你不乘著現在的時機重開巴山書城呢?”
至今巴山都還處於停業中,外界輿論呼聲讓其重新營業,但周瑜卻遲遲沒有動作。我不懂他在等什麼,不是說商機重在時機嗎?
周瑜笑著對我道:“你呢,法律上是在行的很,但是經商真的不是那塊料。我都懷疑你以前的巴山夜雨怎麼能撐過三年的,每年盈利有超過十萬嗎?”
……應該沒有,扣去房租與水電費,差不多就是能維持經營稍有盈利。
幸而我的花費不多,日常開銷還是能夠滿足的。
“問你書城的事,你扯什麼巴山夜雨呢。”
“巴山書城不重新開業,當然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間點了。”
聽見周瑜如是說,我越加困惑了:“現在還不是合適的點嗎?”
他搖頭,“還不是。”
只過三天,我便明白了周瑜所謂的時間點是什麼了。
A市出·臺了一項醫療政策,抗癌宣傳在首列。就在那一天,商場的液晶大屏與掛在牆上的橫幅都是與抗癌宣傳有關的,因為市裡派了人下來做文化宣傳。
這天,巴山書城以抗癌基金會的股東名義參與了這趟文化宣傳演講,演講人正是周瑜。
我從不知道周瑜的口才如此之好,他站在臺上光彩奪目地讓人移不開目光;聲音低沉,帶著細微的沙沙的質感;偶爾丟出來的幾個幽默的段子,引得臺下圍觀的群眾都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