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賈如能重來> 127.法律之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7.法律之外 (1 / 2)

停頓了半刻後我再次對上肖東的視線:“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消防隊員在明知前方火焰瘋長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衝進去救火?他們有否考慮過還會發生二次爆炸,是讓他們就此等著嗎?有句俗話相信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聽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些武警戰士們就是如此,他們總衝在危險救災的最前線,哪怕犧牲在所不惜,如此的例子我不想多舉了。”

我驀然垂眸,輕聲卻語氣沉重地道:“如果這樣的人犧牲後得不到該有的尊重,那麼今後也不會有人願意為這個社會奉獻了,只會寒了人心。”

信念這東西,是會受人影響的。

換作以前我可能會與同事們的想法一樣,理性地從法律角度來看待事件。但是自從周瑜將理念傳達給我後,很難不受他的影響去審視和衡量事態。

最後肖東宣佈會議結束,點名讓我留下。

等同事們都走出會議室後,肖東才問:“你何時變得如此感性了?”

“感性嗎?我不覺得。”

肖東笑了笑,“你把道義放到了法律面前,就會有失公正了。”

“可是所謂的公正難道是建立在兩條甘願為社會奉獻的生命上嗎?”

肖東失笑:“賈如,說你感性還不承認。直白點來說:消防隊員衝入火坑救火是使命感驅使,當一名好警察需要正義感,而法律則是凌駕在所有之上的。法律面前沒有道義與正義,它只有公平公正,說白了,法律是一部沒有感情的機器,用來約束和規範社會與人。”

肖東說這只是一次內部會議討論,希望我下一次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我想說法律不外乎人情,但話到嘴邊卻換成是:“找個機會走訪下死者家屬吧,這也是我們法院應盡的義務,同時也聽聽民眾的聲音。”

肖東不置可否地挑了下眉,走出了會議室。

沒想到隔日一早肖東就帶了我離開法院,直奔消防隊員家中。去的第一家消防隊員叫王善喜,年齡22歲還沒結婚,父母都健在。

王善喜的父母一聽說我們是法院的就很緊張地把我們讓進了屋,又泡了茶,才畏畏縮縮地坐下來。兩人本該也就四五十歲,可頭髮卻一半白了,眉宇間都是憂愁。

一張年輕的黑白照就掛在屋子的正中間,可以說照片裡的男孩相貌堂堂。

肖東問了一些問題,基本都是王善喜的父親在答,母親就在旁邊抹眼淚。離開時整個室內的氣氛很低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只有切身體會了才能明白。

緊接著我們又去了第二家,另一名犧牲掉的消防隊員叫杜驍,年齡27歲,去年剛結的婚。門是一大肚孕婦開的,正是杜驍的妻子。聽我們說是法院來的,對方的防範意識要比之前的老人家要強,請我們出示了證件才讓開了門。

屋內除了她還有兩位老人,一個是看著年紀稍大一些的中年婦女,一個是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我走進去就心中沉了沉,大腹便便的孕婦與兩位孤寡老人,日子要怎麼過?

肖東仍然是例行公事地問了那些問題,都是杜驍的妻子在答。另外兩位一個是杜驍的母親,一個是杜驍的奶奶,而他父親早年也是當兵的,也在一次救災中去世了。

相比之下,這一家人的情緒都比較平靜。在杜驍妻子回答我們問題時,兩位長者只是坐在旁邊聽著,誰也沒哭。她們的神態裡有哀痛,不過不言於表。

忽然門上有人敲門,是杜母起身去開的,聽見杜母站在門邊道:“周所你怎麼又拎這麼多東西過來?”我目光環轉,就看見周瑜從門外走了進來。

他進門看到我們時也是一怔,不過很快恢復了鎮定。

杜母向他介紹:“這兩位是法院過來的,問一下小驍的事。”

從杜家人與周瑜熟稔的態度來看,這應該不是他第一次上門慰問了。杜驍的妻子起身接過他手上的東西,嘴裡客氣地說:“周所你有心了。”

周瑜看了我一眼才回道:“也沒,剛好我愛人也懷孕了,才知道孕婦應該補什麼營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