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高空之上。
道佛儒三聖端坐雲端,三教天人肅立在前。
道聖面無表情說道:“林澤何在?”
躲在莊周身後的林澤,聽到道聖召喚,連忙上前一些,躬身回道:“弟子在。”
道聖:“聽說你因一己之私,不聽盟友勸告,不顧伐秦大局,行事敷衍,消極怠工,以致伐秦進度緩慢,可有此事?”
林澤以極為肯定的語氣回道:“回稟老師,斷無此事。”
林澤先是表明態度,進而憤然道:“敢問老師,不知是誰在暗中汙衊弟子,弟子願與他當面對質。如弟子如他所言,弟子甘願接受處罰,若是有人故意抹黑弟子,弟子懇請老師主持公道。”
道聖輕咳一聲道:“對質一事稍後再說,為師問你,有人說你抵達長安後,按兵不動數日,可有此事?”
林澤遲疑了一下,老實回道:“確有此事。”
道聖語氣微冷:“為何?”
林澤神色如常回道:“回稟老師,長安城堅池固,非弟子一人所能攻下,弟子欲聯手佛門儒家兩位盟友,共同攻城。”
“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因為弟子得知佛門儒家大軍比弟子先到,且在長安城外停滯數日,以為佛門儒家另有謀劃,不敢輕舉妄動。”
“弟子等了數日,未見佛門儒家聯絡弟子,問過莊周師兄方知秦皇天命未失,佛門儒家心懷顧慮,故停滯不前。”
“直到昨日,莊周師兄告訴弟子,老師與佛祖儒聖將至,親臨長安,弟子認為事情將有進展,安心等待老師駕臨。”
道聖不可置否繼續問道:“為何抵達長安比佛門儒家慢上幾日?”
林澤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回道:“弟子生性謹慎,更擅長穩步推進,相較儒家精猛勇進是慢了些,可弟子同樣率大軍每日攻城掠地,並無半點敷衍。”
“老師只管派人查探弟子行程,若有半點故意拖延,弟子甘願認錯。”
林澤又不傻,哪怕消極怠工,也會想方設法做的滴水不露。
有些事,做歸做,擺在檯面上可不能太難看。
林澤眼光掃過儒家眾人,嘴角劃過一抹冷笑:“據弟子所知,儒家行軍速度是快,可幾番大戰下來,兵力折損將近七成,十五萬大軍僅剩五萬餘,亦不知還剩幾分氣力攻打長安?”
“弟子行軍速度是慢了點,可十五萬大軍出征,一路打到長安城下,不僅沒有折損,反而招降了數萬秦軍,孰對孰錯,想來不必弟子一一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