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的走廊裡,陳列著歷屆所長的肖像。
李秉仁揹著手望著牆壁上的照片,懷念往昔的青澀時光。
華羅庚曾任數學研究所的首任所長,培育出數學界的大量人才!
李秉仁亦曾有幸聆聽華羅庚的教誨,逐步走進數學的殿堂。
探尋其中的奧秘,慢慢成長接任數學研究所所長、《數學學報》主編!
“剛才田院長、楊理事、張教授他們去辦公室找您,希望您能夠幫忙看一份稿子!”
一位帶著眼鏡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助理研究員,見到李秉仁後拘謹地道。
“走吧,帶我過去!”,李秉仁點頭道。
助理研究員將李秉仁帶到會議室門口,李秉仁踏步走進會議室。
此時會議室裡的專家學者仍在暗自猜測,李長青的真實身份。
編委會匯聚華夏數學界的翹楚,是一支學術水平非常高的團隊。
按照慣例只要編委會能透過的稿子,李秉仁都只是在細節方面做出微調。
除一些涉及到世紀性的難題外,編委會都可以透過商議自行解決。
“有份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需要您來做出決定!”
田廣文拿出一份列印好的論文,沿著桌面遞給李秉仁道。
“哥德巴赫猜想?”,李秉仁接過論文心裡極其疑惑地道。
華羅庚曾組織培訓班致力於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王元、陳景潤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可惜都沒能完成哥德巴赫猜的最後一步,摘下數學皇冠上的明珠。
李秉仁因此對哥德巴赫猜想有很深的情節,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分析這篇論文是正確的,挑不出任何毛病!”,張恭如道。
“嗯,我看看!”,李秉仁坐在會議室中間認真地瀏覽李長青的論文。
神情從疑惑到震驚,再到最後的不可思議!
將論文的正確性確認數遍後,李秉仁握著論文的手有些顫抖。
論文創造性地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對華夏乃至國際數學界而言都有重大意義!
“論文的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個李長青是誰?”,李秉仁篤定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