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這兩款產品都很優秀,雖然結局迥異。
微軟藉助他的作業系統,Dicret 3D完成了一統江湖的目的。
而Glide沒有開放標準,隨著巫毒顯示卡的沒落,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前車之轍,後車之鑑。
華芯科技自然要取長補短,為什麼專業顯示卡一直沒有推出來,不就是為了測試程式介面的穩定。
可笑的是,皮克斯的埃德還想著一窺究竟,簡直是不可理喻。
王岸然來到顯示卡事業部,為撕裂者專業顯示卡量身定做的上帝之子Godson 3D標準程式介面還在緊張的測試。
“郭教授,現在的進度到哪一步了。”
“王總,我想現在釋出也沒有問題,經過測試,我們自己最佳化的程式介面,相比OpenGL而言,在圖形構建、渲染上有7%到10%的提升,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還是要經過深度的BUG測試。”
郭建華是科院的海龜博士,他做事的風格就是嚴謹,這很對王岸然的胃口。
產品推出之前,嚴格的測試是必要的,如果為了市場而強行推出,有可能bug頻發,而壞了市場口碑,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專業顯示卡不一樣,專業顯示卡的市場小眾,相關的配套軟體需要一定的市場適應過程,在過程中發現和糾正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有一點,雖然Godson 3D程式介面在底層上是完全是重新設計的,加上影片解碼和音訊解碼支援。
但在應用軟體介面層面上,加上一個轉換器,是完全相容OpenGL圖形程式語言,只不過效能上有所損失。
而Godson 3D又自帶強大的圖形、多媒體程式語言和函式。
這相當於給使用者兩個選擇,一是用老掉牙的98K雖然精度不怎麼樣,但用的順手。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用精度威力高一個數量級巴雷特M82A1,只不過需要稍微先適應一下。
王岸然把選擇權交給使用者,就如顯示卡一般。
在鴻蒙sp作業系統裡,可以發揮100%的效能,但到了微軟的Windows環境下,雖然也很強勁,但只能發揮70%的效能,這一點讓比爾恨的牙癢癢。
“華芯科技一定住著一名心理學大師!”
這是比爾的判斷。
使用者的獵奇心理,讓他們大比例的嘗試鴻蒙sp作業系統,而跟鴻蒙sp作業系統相比,WindowsNT明顯是不夠看的,一相比較,即便比爾,也是感覺尷尬。
比爾現在專注於Windows95的研發,他相信,不會等多久,市場上必定有與華芯科技撕裂者顯示卡同類的顯示卡出現。
微軟要做的,就是碾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