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已經記不太清楚小時候的一些細節了,但是小山肯定穿過她剩下的衣服。小孩子的衣服嘛,用不著太講究。
不過再大一些就不行了,因為阿青畢竟是個姑娘,穿的衣裳論顏色花樣都不能給男孩子撿過去接著穿了,比如說,阿青年紀還小不能為自己穿什麼做主的時候,衣服幾乎都是紅的、花的,這些衣服她穿著當然可**,可是要給小山穿,就顯得不太合適了。倒是後來大妞穿過不少她的舊衣服,張伯一個男人家不會張羅這些,大妞可以算是吳嬸帶大的。
女人一說起孩子和穿戴這些事就沒個頭兒。吳嬸雖然只生育過一次,但她有帶大了三個孩子的經驗,唐媽媽對育兒的經驗看來也是非常豐富,兩個人說的有來有去的,阿青還是姑娘家,不大插得上嘴,乾脆把地方騰給她們,她自己回屋去了。
書案上放著那本書。這書寫的確實很精彩,阿青已經讀過一遍了,這是第二遍。裡面的有些詞句她閉上眼也可以複述出來了。
那個人送給她這本書看,應該不是隨便從書架上抽了一本,而是用心選擇的吧?
雖然書很精彩,但阿青望著攤開的書頁,總是走神。
既然書看不下去,那就做點別的。
阿青現在進廚房,趙媽媽必定跟著,大些的活兒都讓她攬過去了。比如和麵,這個既累腰又累手腕,吳嬸怕阿青弄粗了手,是堅決不同意的。看著趙媽媽和好面醒著,阿青在一邊調餡兒。
大妞和小山都不在,調好餡兒沒人幫她嘗味了。要擱以前這種活兒是那倆活寶最樂意乾的了。
可現在他們一個上山學藝去了,另一個在藥鋪裡也漸漸上了手,家裡就只剩下了她一個。
阿青抬起頭望了一眼。從敞開的窗子看出去,可以看見鄰家的屋脊,新鋪的瓦片如魚鱗一樣是烏青色的。
中午阿青做的蒸餃,餡兒調了兩種,葷素都有,素的是豆腐粉絲和菜心,葷的是蘑菇雞蛋和雞肉。因為吳嬸最近不大**吃油膩的,雞肉餡兒總比其他肉餡兒吃著清淡一些。吳嬸吃了不少素餡兒蒸餃——當然,是蘸著醋吃的,吃的可香呢,一碟醋都沒夠她蘸的,還要添。
揚威跑回來取的午飯,裝了一個大的提盒。別看這孩子生的瘦,可力氣真不小,提盒裡不但有蒸餃,還有湯,他提的一點兒都不吃力。
“趙媽媽,今天中午做的什麼啊?”
“是姑娘做的蒸餃,兩個冷盤,還有湯。路上慢點,湯別灑了。”
“我知道。”揚威在鋪子裡幹了一上午活兒,這會兒是真餓了。這時候的孩子正是拔個兒的時候,吃多少都不覺得夠,一會兒就餓。
看他的樣,趙媽媽特意囑咐一句:“這可是張老爺和小姐的,你路上別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