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物語> 第十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節 (1 / 2)

10

就在安南戰事緊密進行之時,和也在謀劃著安南的利益,他絕對不想讓許維獲得最佳利益。

“諸位,這是許九衡的奏摺,大夥傳看一番。目前我大清軍勢極盛,即將迫近安南都城升童,安南軍連戰連敗,一千里,克復升童指日可待,此乃我大清之幸也!”

說這話時,和並無半分喜悅之情。也難怪,政敵在安南大展手腳,而他卻縮於廟堂之上毫無作為,眼睜睜地看著許維狂撈戰功,心裡早就恨得牙癢癢。

“許九衡此次奉旨領兵出鎮南關平定安南內亂,若成其功必將名垂千古,掛像於凌霄閣之上,其勢也必大漲,中堂不可不早思應對之策,防其坐大。”雙眼閃爍其辭的程立文進言道。對於程立文而言,許維功勳越大,則自己若能剷除其相對的功勞也越大。

“是啊,中堂大人,這許九衡一貫對您甚是敵視。任其得勢,勢必對您造成莫大威脅。若不先行未雨綢繆一番,恐日後我等難以應對。”同為和黨的吳省蘭附和道。

“中堂大人,莫如由您老出面讓皇上下旨令許九衡班師回朝!”吳省欽出謀劃策道。

“不可。”程立文搖了搖頭否定了吳省欽的主意。

“這是為何?難道程先生有更好的對策不成?”吳省欽見自己的主意被否定大為惱火,不客氣地質問道。

“令許九衡班師回朝那是白白便宜了他,這隻能表示朝廷平定安南之策順利完成。對許九衡而言,名利雙收,實為不妥。”程立文不急不慢地答道。

“那我等又該如何處對?”吳省蘭問道。

“為今有兩策可行。”程立文丟擲了自己的觀點。

“程先生可說來聽聽。”和也流露出感興趣的神態。

“一是派出特使與阮文嶽密商,設計讓許維兵敗安南,使其不得必其功於一役,讓其聲望受損,此策有利也有弊。”程立文一副欲說還休的模樣。

“程先生快快道來,莫吊吾等胃口。”吳省欽、吳省蘭、蘇凌阿齊聲說道。連和也異常在意。

程立文非常滿意這種狀況,得意地繼續說道,

“其利是可以沉重打擊許維的勢力,若能謀劃得當,可置其於死地,讓其永留安南。畢竟許九衡統帥諸軍中,張朝龍、李化龍二位總兵算得上是和相您的得意門生,他們可以執行和相的意思。其弊是與安南相交乃通敵之罪,若與皇上知曉,則中堂大人一切財富權勢將灰飛煙滅,後果相當嚴重。”

“此策萬萬不可,私通敵國謀害我大清統兵大將,置我大清數萬將士性命於險地,實為我大清千古罪人也。”吳省欽、吳省蘭兩兄弟畢竟還有些良心,同聲勸阻道。

蘇凌阿唯和馬首是瞻,只要能升官發財,就算把老爹賣了都可以,他並不出聲。和心思轉了幾圈,也在衡量程立文的第一策。

自己雖然很想置許維於死地,但與安南私通畢竟是件大事,稍微走漏風聲便是抄家滅族的下場。為今之人太過勢利,不敢保證有幾人是真正忠於自己的。若黨羽中真藏有乾隆或許維的耳目,那就將陷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地步。此策太過冒險,不可行,而且主要謀士二吳也都極力反對。。。

“未知先生第二策是?”和主動詢問。

程立文早就算準和必不會採納第一策。在程立文心中倒是傾向於使用第一策,因為許維這幾年表現過於出色,那膽量謀略都高於和,若不及早除去必會威脅和相位。

程立文略為失望地答道,

“第二策則穩當不少。和相您可陣前換將,把那許維許九衡給置換回來,另遣心腹大將主持安南軍務,此法可讓許九衡未能竟全功。而當徹底平定安南全境之時,又有多少人能記得起許維攻克升童之功呢?”

和對程立文第二策相當滿意。正所謂時過境遷,時間可以改變一切,可以淡忘一切。

程立文察言觀色,知曉和的心意,又說道,

“中堂大人,行第二策必須要選個將才來替換許維,您可要深思熟慮。一旦換將導致戰事不利,您一樣也要承擔罪責。”

依照清軍目前的攻勢,升童被攻克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在此時介入,實在是最佳良機。趁著安南軍隊軍心渙散,一舉蕩平匪亂,應該是輕而易舉之事,根本不存在什麼風險。

和大概是過於樂觀,把許維的能量給忘記了。也不想想,一旦許維被架空,他若不搞鬼,扯和的後腿,那就不姓許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