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物語> 第二十一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節 (1 / 4)

21

劉翼在晚間急匆匆地來到按司大牢內看望許維,他帶來了一大堆許維所關心的情報:

此次許維所受牽連確實是由和挑起的,他讓蔡文信秘密潛回福建專門收集閩報,以便集思廣益、雞蛋裡挑刺,找出足可以讓許維下獄的文字毛病。

也該當許維倒黴,就在蔡府命案發生的第二月,冬泉的《詠丹詞》便刊發於閩報之上。此詞原本只是普通的詠頌牡丹的詩句,而林宗源及陳鳳古也是一時疏忽,沒有認真排查出‘奪朱顯狂色,異種也稱王’這一句極其牽強意會為是反詩的詩句。

和等的便是這一良機,他立刻密奏乾隆。經過和那三寸不爛之舌的反覆鼓動,乾隆終於同意以閩報有逆詞句為由,下旨免掉許維的官職,並另交三司會審,結束近幾月來京師大部分官吏對許維的連續彈劾而朝廷卻絲毫不作為的情形。

在京大部分官員們都認為此舉乃是乾隆放許維一馬的表現。只以閩報上存有逆詞句來處置許維,而不以白河鄉民攻擊縣衙及仁壽教堂血案來處理許維,實在有些偏心。就算再笨的人都能體會出乾隆依舊對許維信任依舊,此刻只不過是一時的坎坷而已。

但乾隆以字來治罪於許維,也無人可挑話頭。概因前三個月,也就是乾隆五十年元月,兩江總督薩載奏報江西廬陵縣順治時期的劉遇奇作《慎餘堂集》及《清風堂集》中有“對明月而為良友,吸清風而為醉候。”之句,而被乾隆認定是犯了廟諱與御名。最後,這劉遇奇的曾孫被捕入獄,活活折磨致死。

這一文字獄實在荒唐,劉遇奇是生活在乾隆朝之前一百多年的順治朝進士,又怎會預知乾隆帝的名字呢!但因皇帝的金口玉言,無人敢出頭打抱不平。

前車之鑑,劉遇奇之孫的下場,官場上的官員們都看在心裡,故此次對許維,也無人敢強出頭替許維說說話,來個預先投資。

聽完劉翼的分析,許維雖然明知罪不在林宗源及陳鳳古身上,但忍不住還是痛罵起此二人來,

“子安,你看看這林宗源與陳鳳古倆人也犯起混來,枉費我一番栽培之心,居然連這麼大的一個仳漏都看不出來,也不曉得光策與徐老先生是怎麼教導的。”許維嘮叨了幾句。

“大人,還是想想該如何化解此次劫難吧。”劉翼生怕這座靠山一倒,自己便沒了前程。

許維在牢房中來回踱步,尋思著下步棋該如何走才妥當。。。

過了半盞茶功夫,許維把劉翼喚到跟前,附耳小聲說道,

“子安,我看這樣辦,你即刻帶著三十萬兩銀票返回京師打點一切,不要怕花錢。只要是能用得上的官員,不妨都給我灑些銀兩進去。

還有,一到京師你要馬上去拜訪誠老郡王允祁。這個王爺可不像表面那般糊塗,簡直精明到骨子裡去了。他有任何的要求你儘管都替我答應下來,照他的吩咐辦就是,我可全靠此老幫我躲過這一劫了。

出了牢房,你還要再去辦一件事,馬上讓光策兄及徐老先生先去鄉下躲躲,避避風頭。這罪名一旦坐實了,他們二位乃是明面上主持鼓山書院的人,必第一個受牽連,遭官府通緝,而鼓山書院弄不好也會關門大吉。

還好這福建盡在我的掌控中,只要欽差大人一走,依然是我的天下。只要我能東山再起,一切皆有可能失而復得。

子安,這京師一行成敗與否可就全靠你了。”許維非常鄭重地交代著,並緊緊握住了劉翼的雙手,畢竟這關係到許維自己的錦繡前程,不得不慎而又慎。

狡兔三窟,就算事情真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或者說要坐一輩子的牢,許維也有應對之策。那便是拉著自己的人馬占山為王,等候時機造大清的反。

若真那樣,歷史就將徹底被改寫。那百年之後像太平天國運動般席捲全中國的起義就將提前來臨,以金狼衛裝備精良的武器,打挎清軍的八旗綠營,簡直不在話下。

當劉翼風塵僕僕地從福建趕回京師時,已是乾隆五十年五月。劉翼遵照許維的指示,未曾回衛府便直接轉道奔往誠郡王府拜會允祁。

尚在後花園怡然亭中玩蛐蛐的允祁聽到家丁傳報衛府管家劉翼前來拜訪的訊息後,只吩咐了一句‘帶他上這兒來’便繼續埋頭注意起罐中的蛐蛐來。

劉翼被帶到怡然亭的時候,允祁連頭都沒抬,手中一根象牙牙籤正在撥弄著蛐蛐,很是隨意問道,

“你就是小維子府中的管家劉翼?”

“學生正是。”

“你來我府中所為何事呀?”

劉翼陪著小心答道,

“老王爺,您大概也聽說我們家大人犯了事被逮入大獄的事了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