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回到撫衙,許維果然把劉翼找來商量蔡府的命案。看著直到現在還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的劉翼,許維忍不住撲呲笑了出聲,指著劉翼的鼻子嗆著笑罵道,
“子安怎如此死扳。不過畢竟你不曉得本撫的良方妙策矣,也不怨你。”
敢情許維還有新想法,蔡府中可能不方便說。劉翼頓時釋然。
許維把自己的想法都一股腦地給倒了出來,畢竟新事物要多個人一起推敲才行。
“子安,對這案子我們大致都可斷定是那劉嬋鵑下的毒手而導致蔡大玢命歸黃泉。”
“那大人又為何不速把那劉嬋鵑緝拿歸案呢?”劉翼非常不解。平日裡許維不是個辦事拖拉的人。
許維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樣子,在房內來回走了幾個圈後,興奮地告訴劉翼道,
“子安兄,我心中有一良策。若配合著此次兇案實施起來,對我在福建推行自強運動可是大有好處的。”
“願聞其詳。”
“我想在福建辦一份民間如朝廷邸報般的報紙,用來報道我大清的趣聞軼事及日常之瑣事。就如這蔡府兇案,報紙便可傾力報道,引導民眾理性看待問題。只要名聲打響後,我們便可在報紙上多多報道有關維新的訊息,讓民眾漸漸耳濡目染之後防禦之心也就全無了,所遇阻力也會相應減少。不然的話,成日那些酸儒們老是在民間嘮嘮叨叨,遲早民心不在我們這邊。”
“大人,這辦報紙好歸好,可風險也極大。”劉翼有自己的考慮。
“說說看。”許維自己倒沒想得太多,此時不妨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劉翼憂心忡忡地說道,
“大人,我怕這報紙易犯禁。若真那樣,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想翻盤也難了。再者說來,朝廷也曾明令禁止民間辦小抄,朝廷一但怪罪下來,大人擔待不起呀。”
“你的意思是和會從中做梗?”許維聽出話外音。
劉翼點點頭說道,
“和從中做梗那是必然的,我是怕他專挑字眼尋事。我大清因文字獲罪計程車人可不在少數哦,學生還請大人三思而後行。”
許維有時也是個挺固執己見的人,一但做出決定,就是九頭牛都難以拉回。只見他哈哈一笑,豪氣頓生地說道,
“子安太過多慮了。我們只要把好關,怎會有把柄給和抓住呢?再有便是朝廷的禁令我們大可走走關係,料來也不是件大事。就此辦了吧。”
許維的一句話就把劉翼想再勸阻的話都給逼回到了肚內。
“子安,這報紙的事就全權委託你辦。人手不夠,可去螯峰書院調人。鼓山書院那批人受老戴頭薰陶太久,思想太前衛,可能一開始便會授人以把柄,為報紙的發展著想先暫時不用吧。”
見許維主意已定,劉翼也不好再說什麼,不過他還是問了一句道,
“那大人,這報紙總要有個名稱吧!”
對呀,這報紙該要有個響亮的名稱,不然怎麼拿出去賣?許維仔細在心中推敲了半天,一拍大腿,有了,就叫《閩報》,朗朗上口,只兩字,念得也比較順,不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