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眾人出了大帳,林賓日不放心地問許維道,
“大人,您覺得今晚之戰有幾分勝算?”
許維輕鬆地坐在太師椅上,右手順著後腦勺把油光發亮的粗辨子的辨稍抓住,順勢把它朝左邊甩了一下,站立起來朝林賓日答道,
“今夜之局我方必勝。究其洋兵,一到夜晚,這槍械之威力便大為減弱,故我方勝算頗高。就算不勝,我手上還有金狼衛兩協兵馬,依舊能把這些英夷給趕回船去。”
“那之後呢?”林賓日問。
“之後?”許維嘴上輕輕重複著。
“之後就要看局勢的發展了。現在英人還只是小規模的騷擾,就已經攪得我福建地方軍隊雞飛狗跳,死傷不淺。過得兩三日,待他們遠東艦隊主力抵達馬尾,又要有一番惡戰了。感覺不是太好哦!”
許維對馬尾一戰贏的把握不是太大。雖然有過與英人交戰的經驗,但上一次碰到的不是正規軍,而且給許維的重創已相當的大。現在可是與英國正規軍隊正面交鋒,再一次品嚐到了英軍炮火的猛烈。
能勝則最好,不能勝起碼也要保持對峙的局面才好向乾隆交代。不要忘記了,朝中還有個和在裡頭搗亂,福建只要有一絲的失敗,便會給他抓住把柄大搞文章一番。
在內外交困的不利情形下,許維只能丟棄從前的美好願望,所謂徹底殲滅英軍海上艦隊,以武力迫使英國放棄用鴉片侵略中國的策略根本不可行。依靠舊有的軍隊制度,無論如何是打不贏英國人的。而自己的新軍,還不能明目張膽地練,生怕給朝廷知曉,那可是天大的死罪。況且自己的金狼衛全靠天鷹隊提供兵源,現在是死一個便少一個,故要珍惜使用。種種原因也大大制約了許維的行動。
許維心中頓時泛起與英人講和的腹案,但講和需要條件,並不是你想講和就講和,最起碼手上要有一定的籌碼,比如抓獲一定數量的英軍士兵及將官。
元月三十日晚,天公作美,夜間下起了傾盆大雨,英軍海軍陸戰隊士兵都龜縮於營房內。趁著夜色與雨聲,高佔元領著本部六百兵馬率先發起了進攻。
直到清兵撲至營區門口附近,守衛計程車兵才發現情況,趕緊鳴槍示警後,才有大批的英軍士兵衝出來與清兵交鋒。
在一番混戰中,因為大雨緣故,英軍火器失色不少,故被清兵逐漸佔據了上風。後有督戰隊,前有英國兵,高佔元所部不英勇都不行,只見他們個個袒胸露背地手拿大砍刀不顧生死地與英軍纏鬥。
而英軍艾米爾上尉見清兵來勢兇猛,己方又寡不敵眾,經過短暫的槍戰後,就丟下數十具屍體後倉惶撤退。馬汀中校見勢不妙,趕緊率領手下的400名士兵前來援救。
這時,楊芳本部500人從東邊,楊遇春本部700人從西邊也夾攻過來,張耀詳及馬炳輝的兩千餘兵馬也支援抵達最前線。高佔元見援兵到來,士氣益壯,攻擊越猛。
英軍陷入三面夾擊且人數不佔優勢,火器又發揮不出應有作用,還被迫近身打鬥的局面。如不及時撤退,將會被清軍包圍消滅,馬汀中校立即指揮撤退。
偌斯利爵士也發現情況不妙,慌忙命令艦炮支援海軍陸戰隊。就這樣,在英艦艦炮的掩護下,海軍陸戰隊花了一個半小時,才走完1200米的道路,潰不成軍的英軍士兵沿途丟棄槍支彈藥,還有四面國旗,狼狽地登上守候在岸邊的小艇,駛回各自的軍艦上。
清軍奪其洋槍數十杆,帳房數十架,並獲其二矗,斬首十二級,順利迫使英軍退回軍艦之上,放棄岸上佔領的陣地,獲得初步的勝利。
馬尾首戰後三日,英遠東艦隊主力全部抵達馬尾海面,戰艦從三艘增加至九艘,並開始作戰前火力偵察。
在強敵面前,許維雖然首戰獲勝,但不敢有絲毫的鬆懈,連夜召開諸將領會議,部署接下來的防務:
“諸位,馬尾首戰我方初勝,高佔元高副將立功最大,本撫已寫摺子上報軍機處,不日便有表彰下來。望諸位精誠合作,給予洋人再次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