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江山物語> 第五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節 (1 / 3)

5

和珅二十一日回京,二十二日晨上摺子,同日晌午,乾隆看完和珅的摺子僅四個時辰後,許維便在府中與眾人一同欣賞著和珅的佳作。

對於和珅的摺子,言世鐸首先發言道,

“許少兄,這和珅的摺子甚是厲害,把先前我等提出的疑點都一一彌縫上,現在還反倒打一耙,說少兄你意圖以此案揚名天下並強行翻案,實在是可氣呀。”

許維曬然一笑,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言老,那你意下如何?”

“即刻上折駁斥和珅的奏摺,無論以何種理由,都必須進行第七次會審。如不這樣,整個局勢必會被和珅所掌握。”其他在場的眾人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許維覺得言世鐸此言甚合己意,但還需再集思廣益一番,畢竟以何種理由駁斥和珅非常的關鍵。

風雲看出許維的疑慮,發表看法道,

“大人,仔細揣摩這和珅的奏摺,不難發現他極力粉飾案中疑團。案經多人多次審理,出現多處的說法不一,前後矛盾之處。任憑和珅再怎樣的彌補,總還有些是越補越糟糕的,真的是欲蓋彌彰。

就如在其奏摺中幾位證人,都說張寅山死後次日口、鼻兩處流出血來,而另一位證人鄭娥之父鄭愉則證明張寅山死後只口中流血。那麼到底是一處流血還是兩處流血?和珅有什麼理由否定掉鄭愉的證言而採納其他人的證言呢?

再者說來,這奏摺上共有十三人的證言,可卻未按有人犯或證人的手印,只在兩頁的騎縫中蓋有和珅欽差大臣的關防。”

風雲頗有些得意地指出道,

“大人,您大可借這一事實,上奏皇上。說聽聞當地人反映,張母梅氏一人畫了七人的供。和珅定然百口莫辯,如果沒有一人畫七人的供,那為何不把人犯及證人的供詞上交朝廷,其中必有曲折。以皇上的英明,定會再次重審該案。”

風雲不愧是老捕快,一語便擊中和珅的要害。和珅也是畫蛇添足,太過於結案速度而想當然地把犯人的證詞也夾在奏摺內呈了上去,以為這樣一來就顯得證據確鑿了,可百密一疏未能讓人犯按下手印,被風雲抓住了漏洞。

許維聽了風雲的話後,非常的滿意。這風雲分析精密,且處事得當,不愧是一名能吏。

此時,從府外跑進一人,許維一瞧,是京師胡慶餘堂的人,專門負責呈送外地胡慶餘分堂的緊急密報的。

“大人,山西胡慶餘分堂來報。”

哦?山西方面有資訊?必是緊要事情。許維趕忙衝著那人說道,

“那就快快道來。”

“蒼霞鎮仁愛藥堂老闆朱升昨日突然暴斃於家中,而關押獄中的生員李冰也因病死亡。”

哈,真是那麼巧嗎?在節骨眼上,重要證人死去,我看定是和珅弄的手腳。

許維不敢再作耽擱,馬上在書房中寫摺子給乾隆,要求朝廷第七次審理張鄭氏因奸謀夫一案,並在折中詳細駁斥和珅的每一條言論,當然以風雲所述為重中之重,並提及山西的兩名重要證人無端死亡之事。

許維造假功夫不輸於和珅,他特意給和珅也安了項罪名:

該欽派大臣素與撫臣金永駿私下交好,不為外人所道,其辦理此案外示嚴厲,中存偏袒,於案中緊要關鍵並未虛公訊究云云。

乾隆自命千古一帝,接到許維的奏摺後,與和珅之折一對比,不由也心頭疑慮頓生,此案看來疑點頗多,不能簡單定案完事。

再加上京師早有許維派出的人廣佈謠言,說和珅此次斷案必官官相護,維持原判等等,這些都已經傳入了乾隆的耳內。和珅確如坊間所說維持了原判,如果自己準了和珅的奏,也定必被人訴說為昏君一個。

乾隆先是下旨讓刑部在二日內對張鄭氏因奸謀夫一案進行詳細的研究,看看有哪些可疑之處,提出意見以便供自己參考。

刑部接到聖諭後,立刻進行審查卷宗的工作,不久就發現了以下一些疑點:

一是關於八月二十日冒新園有無進入張寅山家,有無被張寅山撞破姦情的問題,前後上奏材料所述不一。最早在巡撫金永駿向朝廷的具題中,說當日冒新園進入鄭娥家並調戲鄭娥,被張寅山發現,鄭娥被張寅山責打。和珅的定案奏摺中則說當日是因鄭娥醃菜遲延而被張寅山責打。二是關於冒新園買砒礵的時間問題,前後幾次上奏朝廷的材料所述不一,先是說初三日,後又說是初二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