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世事果如許維所料,和珅並沒因這個坎而失去乾隆的寵信。
乾隆四十一年八月,和珅調任鑲黃旗副都統;十一月,充國史館副總裁,戴一品朝冠;十二月,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賜紫禁城騎馬,並全家從正紅旗抬入正黃旗。這種速度在清朝是極其罕見的。
就是這種火箭般的竄升速度使得投靠於和珅門下的官員極多,花喜樓一事才沒過三日,和珅便收到線報知曉是朱矽慫恿永泰告自己的狀。
在和珅的據理力爭之下,乾隆以朱矽在京期間碌碌無為,無所建樹,直接打發到偏遠的雲南當學政。相對於京官來說,這去雲南任官與發配邊疆已無大區別,許多官員到了雲南,皆有水土不服的現象,上年紀者病死居多。
朱珪接旨後向永琰道別時送他五箴:養心、敬身、勤業、虛己、致誠。
送許維的只四字:戒急用忍。
朱珪在十里亭上,握著永琰的手哽咽地說道,
“此次去雲南為官,當不止兩三載,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殿下。”
師生情深,永琰也同樣捨不得恩師的遠離,眼框裡閃著淚花說道,
“恩師,你千萬要保重身體呀,這雲南地處偏遠,小心為妙。弟子定在父皇面前替恩師求個情,把您給調回來。”
一番離別,朱珪終於被和珅給調走了。
最近正猛讀唐詩宋詞的許維腦海裡不知怎麼的便想起韓愈的一句詩來,‘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不由得一陣顫慄:朱大人這一走,短時間內很難再找到能與和珅相抗衡的對手了。永泰因親子圖理有把柄在和珅手中,故在朱矽被遠調一事上只能閉口不言。
令許維更心煩的是前幾日才發生的一件事:
在大內之中,永琰最疼的便是十公主和孝固倫公主。固倫和孝公主乃是乾隆第十女,汪妃所生,也是最小的一個公主。按大清體制,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能冠以固倫公主之稱號,等級相當於親王。嬪、妃所生只能受封為和碩公主的稱號。
和孝公主不僅活潑伶俐,像貌又長得極像乾隆,故極得乾隆之寵愛。只五歲便被乾隆帝封為固倫和孝公主。
因十公主從小性情剛毅,喜著男裝,英姿颯爽,與永琰相處甚歡。私底下永琰還真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小妹妹,平日裡總喜歡摸這十公主的身子。許維瞧在眼裡笑在心裡,這皇宮之中還真是什麼戀情都有。
可就在那日早上,當乾隆帝與和珅在御花園內遇見十公主與永琰正爬到樹上掏鳥窩之時,十公主便從樹上撲到和珅懷裡,突然叫了聲和珅一句‘和相公’,就因著這一句話,形勢急轉直下。乾隆問和珅,這相公一詞何解?和珅不知所以然。
和珅認定一件事,皇上的親人就是自己的親人,對待他們要比對待自己的親人還要親。故上自皇太后、皇后,下至公主、格格,和珅都服侍得親而又親。
就如皇太后擺駕回宮,和珅雖然已是三品大員,他依然與低等侍衛一樣,抬著鳳鑾前進,乾隆是個至孝之人,他看在眼裡自然是對和珅另眼相看;
又如孝儀皇后一心念佛,和珅不惜花費萬金購入墀勒彌佛珠一串,對外宣稱是耗盡家財才得來此物以此孝敬孝儀皇后,以致上朝所穿朝服因無錢換洗,皆呈灰暗色。乾隆看到後雖然在朝上狠罵了一通和珅,可私底卻讓內務府把佛珠之錢款補清,乾隆心中自然對這和珅的辦事能力又大嘉讚許了一番。
作為小孩子的和孝公主,她的心思則更好猜透,憑著鬼機靈的腦瓜,和珅自然是把和孝哄得開心無比。今日買知了,明日買鸚鵡,後日買小玩具。。。。。。這些自然都讓和孝極其高興。因和珅面白身長,形體優美,倒也有幾分絕世才子的味道,以致和孝一見到和珅便喊相公相公的喊個不停。和珅總不能回答乾隆這是喊丈夫的意思吧,只好默不作聲,假裝不知道。
見和珅答不出來,乾隆便替他說道,
“我看十公主喊你這相公之意,應是公公的意思。”
和珅聽後大吃一驚,趕緊跪在地上說道,
“皇上,奴才絕無此想法。”
“是朕這樣的想法的,既然她都這麼叫開了,也難改口了。既然你的兒子與她同歲,我看不如就讓他做朕的額附吧。”
這可是天上掉餡餅,能與皇上結成親家,那自己今後的宦途可就一馬平穿了。和珅按奈住內心翻騰不已的喜悅之情,朝乾隆磕了幾個響頭,痛哭流涕道,
“皇上對奴才再造之恩,奴才就是萬死也難以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