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十月,翊坤宮
一個小太監正與明玉交頭接耳著,明玉不住點頭,興沖沖地進到宮內,稟道:“主子……年大人已到隆福門外了……”
立言“嗖”地站起身,眉花眼笑地說:“好好……快……快去迎……福惠呢?快來,舅舅要到了!”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手中舉著一隻撥浪鼓,後面跟著三四個宮女,鬧哄哄地橫穿過堂。立言一邊向外張望,一邊關切地頻頻喚著:“福惠,小心啊……大哥……”
遠遠得,佩戴雙眼孔雀翎、身穿四團龍補服、腰繫黃帶的年羹庶精神奕奕地快步前來,近幾年,兄妹倆天各一方,年羹堯率大軍屢屢擊退準噶爾部以及漠西蒙古,全殲羅布藏丹津,雖大獲全勝,但親人在戰場,難免令人牽掛。立言在這段時間先後孕育三男一女,除了福惠仍平安於世外,思柔、福宜、福沛三個孩子無一不因心臟病早殤。面對初登帝位的胤禛,先帝和皇太后先後離世的悲傷,疲於應對各種卑鄙的流言,百官腐敗國庫緊張的難題,繁重的壓力讓胤禛日漸消瘦,立言心疼還來不及,更不想拿自己的事煩他。哥哥自幼是立言的保護傘,復又見到他那親切的面龐,那股安全而溫馨的感覺油然而生。
年羹堯笑著說:“妹妹……”
陪同年羹堯一同前來的養心殿太監安平忙提醒道:“將軍,這是年貴妃娘娘……娘娘吉祥……”他打千行禮,並用眼色連連向年羹堯示意,別說是親哥哥,連親生父母也必須下跪行禮,以示君臣之別。
年羹堯迎著陽光微眯起眼,笑道:“妹妹,你說呢?”
立言呵斥道:“本宮和大將軍血濃於水,何必多此一舉,哥哥,快進來,妹妹有好多話想和你說……”
進了翊坤宮,坐在窗下,兄妹倆寒喧了幾句,年羹堯獻上各地蒐羅的奇珍異寶,讓福惠給舅舅見了禮。
年羹堯撫著福惠的小腦袋說:“看看這孩子,寬額高鼻,定是大福大貴之相!”
“哥哥看相的水平一點也沒長進!”立言偷笑著,“福惠是皇子,能不是大福大貴麼?”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妹妹,你好好想想,皇子阿哥,有幾個是一帆風順,平安富貴的?”年羹堯嚴肅地說。
立言見他面色沉重,忙讓宮女太監都摒退到宮門外,叮囑道:“九王奪嫡,太過慘烈,皇上不願多提,哥哥在御前猶要謹慎。”
“哼!”年羹堯得意洋洋地說,“皇上與我,並非一般君臣,再說,在外,為兄幫他打下江山,在內,還有妹妹這位賢內助。我們年家對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此次上京,一路之上督撫跪迎,王公大臣全部前往京郊相迎,皇上特准為兄御前免跪賜座,可見非同一般。”
立言卻越聽越不對勁,忙問:“哥哥,滿招損,謙受益,皇上說歸說,君臣之禮可不能忘啊!”
“戰場上的人,從不婆婆媽媽,這份殊榮,為兄擔得起!”年羹堯一拍胸口。
立言隱隱覺得不對,憑她對胤禛的瞭解,凡是他無法控制或存有疑慮的人、事,都不能放過,例如拘在景陵的十四阿哥。
年羹堯說:“為兄已向皇上進言,預防發生先帝在位時九子奪嫡之事,建議皇上提前立儲,而太子人選……”他熱絡地抱著福惠,疼愛之情溢於言表。
立言大驚失色:“你向皇上推薦立福惠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