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錦囊,內容是讓他行仁義之師,不要不擇手段。
朱棣照做了。
拿下坡壘關,拿下隘留關,朱棣統帥的這支明軍,幾乎做到了秋毫不犯,讓安南的平民百姓額手相慶,甚至訊息傳遞到雞翎關內,讓這裡百姓抵抗明軍的意念並不是十分堅決。
第一個錦囊發揮的妙用,是潛移默化的,朱棣看得分明,對這位老師愈發敬佩。
可是這第二個錦囊。
什麼戰術,什麼火力,都看不懂。
工部隨軍的陳威大人?
有這個人嗎?
朱棣乾脆不知道!
並非他是個糊塗統帥,只因大軍有三十萬,光是朱棣身邊簇擁的高階將領,就有幾十人之多!
這一路上,光是協調關係,統領軍隊,就已經耗盡了這位二十歲青年的全部心力,哪裡還顧得上工部何人隨軍,又姓甚名誰。
“來人那。”
儘管如此,朱棣還是立刻吩咐道:“去吧工部隨軍的陳威大人找來!”
不多時,一個身形矮小的中年人,到了朱棣跟前,躬身行禮道:“下官參見大帥。”
朱棣皺皺眉頭,竟不知從何問起。
就這麼個貌不驚人的傢伙,就算變成三頭六臂,又能把這防守嚴密的雞翎關怎麼樣?
“大帥。”陳威卻是不慌不忙,躬身微笑道:“按照國師大人的交代,倘若大帥來找下官,一定是攻勢受阻,開啟了國師的第二個錦囊。”
“哦?”朱棣暗想,難道老師真的對此人面授機宜?
可為什麼不直接跟我說呢,而要假手他人?
心中狐疑,朱棣居高臨下望著陳威,並沒有插口。
“大帥。”陳威再度躬身,肅容道:“拿下雞翎關,就在今日!”
什麼?!
朱棣愕然。
我之前說三日拿下雞翎關,已經是吹破了牛,結果這又來一個吹牛不怕事兒大的。
就在今日?
眼瞅著這都快到了黃昏,攻勢連連受挫,士氣已經快要難以為繼。
哪來的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