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趙秀蘭說什麼,江城都覺得對,這會兒更點頭應和著。
要是他,豬大腸豬肺他可能就不要了,但之前吃過趙秀蘭做的豬大腸,味道比肉還要好吃,想必豬肺也是一樣,落到趙秀蘭手上,肯定也是一道美味。
除了內臟,就是肉,還有豬血。
豬血大概有一小盆,雖然沒有家豬的多,可是依舊是不小的份量。
豬內臟和豬血別人都不會做,當然,主要是這年代的調料不足,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什麼美味來。
這些趙秀蘭準備在江家直接做成熟食,然後給陳大爺陳大娘,還有陸慶國,大隊長家送一點過去。
豬骨頭同樣是寶貝,可以燉湯喝。
這年代,大家更喜歡吃肉一點,但在沒得吃的情況下,哪怕是骨頭湯不容易喝上的美味。
切下來的肉趙秀蘭分了一下,三家各送五斤,江家這幾天留七斤吃也夠了。剩下的二十斤野豬肉,趙秀蘭拿鹽全部醃製了。
醃製好的肉可以慢慢吃,二十斤肉不少了,可以吃很長一段日子。估計還能留到過年,加上趙秀蘭平日裡再補給一點物資,江家的肉暫時不愁吃。
弄完這些後,已經是傍晚時分。
大隊長給沒個人記好工分後,便各自回去。
趙秀蘭則留在江家,做起菜來。
趙秀蘭先是把豬內臟和豬血全燒了,江老太原本想在廚房幫忙,被趙秀蘭給打發了出去。
她做這些菜還得放其他的調料,有人在廚房容易被發現,又不能解釋調料的來源,只能把人從廚房裡支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