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花瓶,古董物件,大多數都壞了,殘缺了。
趙秀蘭看到這樣的場景,心裡一陣唏噓,覺得十分的可惜。
很多好東西都是大戶人家拉出來的,要是不破壞,那都是一件件價值不菲的東西呀!
現在也只能被當做破爛扔在這兒,顯得很蕭條。
趙秀蘭在破爛堆裡翻找了一下,這些傢俱有的是紫檀木做的,有的是黃花梨做的,還有很多不錯的料子。
就是傢俱每一樣完整的,都是殘缺的,不是瘸了腿,就是少了腳。
不過這些木材倒並不是不實用,雖然傢俱壞了,多弄著木材,回頭自己還可以打製出新的傢俱出來。
所以這些木材的價值還算比較大的。
與其成破爛堆在這裡,可能當做柴火燒掉,那真浪費。
趙秀蘭看到這些價值不菲的木料,最後決定一起拉了運出去。等會兒借一個板車來運,找到沒人的地方收進空間裡就可以了。
除了木料,趙秀蘭又看了下別的東西,最為關注的就是書籍和瓷器。
趙秀蘭想看看這些書籍裡面能不能淘到珍貴的孤本或者書畫。
要是運氣好,能收集到一點,拿到二十一世紀也都是價值不菲。
當然,最為珍貴的是瓷器。
除了中國人喜歡瓷器,外國人最為鍾愛的也是中國的瓷器。
尤其是一些珍貴的官窯瓷器,可能比那些價值連城的珠寶還珍貴的多。
在二十一世紀,有的珍貴的瓷器能拍賣到上億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