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逍似乎將他的想法看在眼裡,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裡卻笑著點點頭,要的就是這樣的震懾效果,真以為對你那麼信任,一點都不帶防備的嗎?
人心是最經不起考驗的呀,該敲打就得敲打,不過經此一事相信張士信應該可以放心使用,不會再有別的蠢念頭了。
雖然剛才張士信被自己的移魂大法所影響,潛意識裡種下了不敢再有絲毫反叛楊逍的念頭。
而且這個念頭張氏士信平時根本不會發現,只會當做是自己內心害怕恐懼,或者是真的臣服於楊逍陽。
而且這種感覺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在心裡生根發芽,忠誠的念頭會越來越深。
張士信本就是梟雄人物,智計和意志都是人中之龍,只是因為楊逍展現出的武力值太過恐怖,有一種打破了他的認知的作用。
這才讓他一直處於心神失守的狀態,楊逍也不時的在他面前顯露自己非人的能力。
因此張士信對楊逍的催眠暗示才會沒有防範和抵抗,如果是張士信沒有受這麼多的刺激,或者他身懷武功對於楊逍的能力不是那麼驚懼的話,也許這樣潛意識的催眠他還要費一番功夫。
楊逍對張士信沒有那麼信任也是正常,張士信並不是明教老兄弟,半路加入進來的,哪能真的完全放心呢?
對楊逍來說,張士信對他有用這就足夠了,所以他會用張士信,也會為他套上枷鎖。
天下眾生,不過都是棋子而已,而他要做的,就是能夠將所有可用之人,聚攏在自己身邊,這便足夠。
天下之間有能力的英雄人物何其之多,至於有野心的梟雄之姿,又是何其之多,如果每一個人傑楊逍都要想著除掉對方的話,那麼他要殺掉的人太多了。
殷天正有人主雄風,自立一方。
殷野王野心勃勃,雄心壯志。
郭子興、朱元璋堅韌剛毅,胸懷大志,禮賢下士。
哪一個不是有梟雄之姿呢?
可是楊逍要想成就大業,只有團結更多的人,一味殺戮並非是辦法。
其實楊逍更在意的,還是不斷探索武道真理,修煉各類武功秘籍。
他倒是真的想試一下,到底能不能打破人體極限或者出現破碎虛空這樣的境界。
至於王朝爭霸,他並非是貪戀權力,只不過,元末的統治實在過於腐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到處都是流離失所,饑荒遍地,白骨累累。
而楊逍又熟悉歷史的走向,因此,他覺得自己有必要,也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
不為別的,只為追求一個更好的結局。
所以他才會不斷的佈局,不斷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