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殷天正出走江南,在江南一帶成立了天鷹教,自任教主,他居然出來自立門戶了。
表面上看,殷天正此舉是背叛了明教,其實他是用心良苦。
眼見著明教成了爛攤子,自己又沒能力去收拾,那我不蹚渾水,自立門戶你們總不能說我了吧!
事實證明,殷天正出走明教自立天鷹教這步棋走得太對了。
後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如果沒有天鷹教這個強援,楊逍等人根本就撐不到張無忌的到來,那明教可就真的被六大派滅了。
可以說,殷天正的天鷹教為明教建立了另一番基業,為明教力挽狂瀾於即倒。
不僅如此,在原著中,當張無忌被擁立為明教教主之後,殷天正馬上宣佈解散明教,並說:“‘天鷹教’這個名字,打從今日起,世上再也沒有了。”
如果說那是因為張無忌是自己的親外孫,殷天正還想著即使這樣也不算失去權力的話,當天鷹教教眾說殷天正與張無忌是至親,聽哪一位教主的號令都一樣時,殷天正更是非常嚴厲地說:“打從今日起只有張教主,哪個再叫我一聲‘殷教主’,便是犯上叛逆。”
從殷天正這些話,更可以看出,殷天正成立天鷹教根本就不是什麼為了那個教主之位了!
而這些也都是楊逍結合著自己知曉劇情,再加上他後來統領明教眼界越高,這才能夠想明白當年殷天正這一層佈置。
不說是周顛,就算是整個明教之內,除他之外又有誰能明白呢?
由此也可見,白眉鷹王殷天正的不凡,楊逍是結合了自己知曉劇情的優勢,才能夠看得出他的謀劃。
怪不得殷天正就算是自立門戶,也能夠在幾十年之內創下了天鷹教如此大的基業,在江湖之上威名赫赫,可以和六大派分庭抗禮。
論武功論才具白眉鷹王殷天正,確實是教主的最合適人選,他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年齡太大。
而上一次楊逍委託韋一笑去天鷹教拜訪殷天正,也隱隱地將自己的謀劃和一些佈置交代了一番,透過韋一笑的轉述,以殷天正的智謀,他已經透過楊逍的這些佈置,看得出楊逍考慮問題和他在一個平面之上,都是為了明教的大業。
在楊逍對明教未來所做的佈置之中,也能夠看得出來,楊逍的計劃之中,天鷹教根本不是明教的敵人,而在楊逍的整個版圖規劃中,天鷹教直接是明教東南的壁壘或者說是進取天下的最佳跳板。
而聰明人之間的溝通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即使楊逍在光明頂,殷天正在天鷹教,他們兩個人好似隔空對話一般都將對方的意圖瞬間洞悉,也不由得生出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覺。
楊逍感嘆殷天正的謀劃之深,和他為了明教一片赤膽忠心,如此忍辱負重,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對他的意圖有所誤會。
而白眉鷹王也在感嘆楊逍如此了得,除卻武學修為不算,竟有如此之謀,他更是為楊逍居然敢於謀劃席捲天下的大局而震驚,但是這也讓殷天正不由得生出一種雄心和壯志,若是當真能更謀劃成功,也不枉大丈夫生於世間!
所以他們二人才會一見之下猶如故交,並不見絲毫生疏。
殷天正有急事,甚至都來不及和楊逍多說,更是直接掠過了殷野王的事情,而楊逍見殷天正似乎遭遇強敵,也是直言不諱自己要去幫助,而殷天正也是無比信任,不帶絲毫猶豫,就答應楊逍去天鷹教總壇。
兩人之間彷彿多年合作的老朋友一般不見絲毫拖泥帶水,彼此之間眼神堅定都是信任。
而此時面對楊逍的詢問,殷天正也並不隱瞞,當下把天鷹教面臨的困境給楊逍一五一十的道來。
原來此時,在東南海域之上,天鷹教最大的對頭,便是以張士誠為首的鹽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