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諸天逍遙> 第147章 襄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7章 襄陽 (1 / 2)

“教主!”

孟海馬跳上船頭,恭敬對著楊逍一禮。

楊逍指著前面,對他說道:“這就是襄陽城?”

孟海馬點點頭說道:“是啊!教主。這便是襄陽城啊!有什麼不對嗎?”

楊逍抬頭看去,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千年古城,相反映入眼簾的破敗不堪的宛如村寨一般的“城牆”。

這就是抵禦了元朝幾十年的襄陽城嗎?

前面那殘垣斷壁,高低不平,多數是矮矮的一截土坯,有不少地方甚至是用一些木板,竹柵欄之類的簡單加固一番。

別說是像楊逍這樣輕功高絕之人,隨隨便便粗通武力之人都能輕鬆越過。

這就是銅牆鐵壁的襄陽古城,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嗎?

可是這也不對呀,襄陽城後世自己也曾經去過,城牆數里,有六座高大的城門,分曰:陽春、西城、文昌、臨漢、拱宸、震華。

每座城門設有甕城或子城,城四隅設有角臺,沿線分設敵臺和烽火臺,城垣上設定垛堞千個。

城牆最低處七八米,最高處十多米,怎麼會是現在這樣一副樣子呢?

當下楊逍按捺不住心中的疑問,直接對著孟海馬問了出來,孟海馬雖然詫異,但還是耐心解釋了一番,直到此時楊逍才終於明白。

原來,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世代居住在大草原上,以弓馬為伴,作戰的時候,很具機動性。

但是,騎兵在寬闊的草原和平原地區可以發揮出很好的效果,一旦遇到城牆,則束手無策。

為此,元朝剛剛攻佔南宋不久,元世祖忽必烈就下令江淮地區搗毀城牆。

從江淮地區到襄漢、荊湖、吉州、撫州、夔州一直到川蜀,所有的城牆都下令搗毀。

拆除這些城牆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被征服地區人民為復宋而進行反抗。若是到時候有人反抗,元人騎兵可以長驅直入,剿滅叛亂。

從至元十三年元人“隳沿淮城壘”,先後“隳襄漢、荊湖諸城”。

此後兩年,分別“隳吉、撫二州城”、“毀夔州城壁”。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城池普遍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天兵下襄樊,沿江諸城或降或遁,不數月而社為墟”。

襄陽古城之所以遭受如此慘烈的破壞,恐怕與襄陽居民長達幾十年的抵抗絕對分不開,尤其是蒙哥大汗,居然也死在襄陽城下。

只怕元人對襄陽真的是恨之入骨啊!所以這也導致出現在楊逍面前的襄陽,就是如此一副模樣。

聽完孟海馬的描述,楊逍也不由感慨,可見當初襄陽留給元人的傷痛,也可見當年襄陽抵抗之慘烈。

順著那些殘垣斷壁看去,楊逍彷彿看到那個猶如農夫一般的大漢,傲立襄陽城頭,高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