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那麼,驢行千里要吃什麼?
這可真是一個深奧的問題,至少,一頭驢想了半年也沒想明白……
驢先生是一頭很勤勉的老驢,半年來,它兢兢業業地馱著一個孩子走了三萬里路。
如果故事是真的,當年唐僧取經也不過走了十萬八千里。
老驢在想,如果它有一身白色的皮囊,不對,應該說是有一身白色的毛囊,它真像是一匹英俊的白龍馬。
但認識的人都知道它長得更像是羊駝的近親…
黑麵短鬚,禿眉掀鼻。
不知怎麼回事,書裡面這些描寫龐統龐士元的話簡直就像是照著它的樣子臨摹下來的。
不過它不只禿眉,它還掉毛。
這些年來身上的驢毛掉了一圈又一圈,露在外面的臃腫面板看上去就越來越像是一隻白皮豬。
注了水的白皮豬。
所以,誰敢在它面漆提及豬和羊駝,它就會踢誰。當年技窮的黔之驢要是有它一半的尥蹶子的功夫,早就把那老虎踢成了弱智。
驢先生就這樣在廣袤的西麓橫行霸道地肆意生長,直到有一天,一個溫婉女子拉著一個半大胖子出現在了它面前。
那個女子看著它說“有趣”,老驢一點也不這樣覺得,它只覺得自己的驢心都要被嚇出了嗓子眼。
然後,那個胖子看著它嚇傻的模樣,跳著上前拍了拍它的背,問它“你是不是斑馬哥哥?”
老驢老懷欣慰,暗道世間真有伯樂。
它開始馱著小胖子一路向南。
走過三萬裡,走過西麓,走過白帝城。
來到了一個村子面前。
簡陋的籬笆圍在周圍,一塊用稻草和桔梗編成的牌匾耷拉在籬笆牆上,上面寫著歪歪扭扭的“林村”兩個字。
老驢第一次見就讀成了“驢村”,感覺到很親切。
然後它看著走過來迎接他們的男女老少,覺得有必要介紹一下自己,它把身上的小胖子甩了下來,驢臉溫和一笑,紳士般說道:“我是驢先生,如你們所見既不是羊駝,也不是白皮豬,是一頭英俊的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