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2154.4.11——
大角星空間站,星聯海軍學院。
咔——嗤——
“跟上,凱文。”周替卡奧斯拉開車門,衝他點點頭,便帶著數位板向學院走去。
這個暱稱有必要嗎?“卡奧斯”無論是哪種語言都沒幾個字母吧?
卡奧斯悻悻地跳下車,又看了眼自行離開的質量效應飛車,這才小跑著跟上週。
他可以適應目前高科技感十足的日常和環境,但對於這個已經擴充套件到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質量效應”技術和它的原料“零號元素”卻一直心存疑慮,因為它們根本不是人類自己研發出來的東西。
據卡奧斯最近翻著當消遣的歷史書上所說,人類剛剛進入宇宙時,使用的技術仍然是傳統的燃料推進手段。
2069年7月20日,人類登月一百年紀念日,真正意義上的月球定居點才建立完成。
之後直到2103年,火星定居點和科研站才堪堪完工。
接下來,人類於2137年在土星大氣中提取到了“氦3”,一種能夠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元素同位體解決了能源問題,這才抵達了原冥王星的軌道,並開始在那裡建造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橋頭堡“加加林空間站”。
而就在人類開始考慮向哪個臨近星系進發時,火星科研站的發現讓他們之前的努力都成了無用功。
是的,正是“零號元素”和“質量效應”。
火星上,和這種“通電後會改變周圍物質質量”的物質同時發現的,還有與之相關的大量先進科技,令人類科學產生了飛躍式的發展。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啟用和使用“質量中繼器”的技術,人類在啟用了冥王星的衛星卡戎附近隱藏的質量中繼器並進入“零質量躍遷通道”之後,整支艦隊瞬間便抵達了三十六光年外的大角星星系,而位於大角星的這座質量中繼器又和其他臨近的不同星系保持著連通,一扇通向無盡星空的大門就此完全開啟。
雖然加加林空間站還沒有投入使用便要廢棄稍微有些令人傷感就是。
鑑於這種“視野驟然開闊”的情況,地球各國終於放棄了小小的爭執,18個超級大國首腦聯合起草並宣佈《星系聯盟憲章》,作為人類外太空軍事屏障和探索者的星系聯盟(SystemsAlliance)正式成立。
至於它的徽標……卡奧斯仰頭看了一眼海軍學院的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