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卻不難,”楊修露齒一笑:“家嚴不肯告知修,他究竟在謀劃何種‘大事’,但修也是能猜到一二的,只需各位豪傑前往洛陽行‘大事’時,帶上小子即可。”
――――
下邳。
“瑜兒,你確信文臺將軍已經前往洛陽?”
林中小院內,腿腳不便的橋玄正坐在一張太師椅上在向周瑜詢問。
雖然下邳縣令已經消失兩年有餘,但下邳並沒有出現什麼不妥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至少,僅憑縣承周異一人即可完美處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孫堅“無為而治”的措施頗為有效。
“並不確信,但從孫伯父同家父的來往書信中可以推定。”周瑜應道,比起發現這處奇異小院時,他又長高了不少,而本就頗為俊朗的容貌也變得越發帥氣。
“咦?你是怎麼不破壞信戳的情況下看到信的?”同樣是長高,但孫策卻變得粗獷了不少。
“和傻瓜解釋了也沒用。”周瑜頭也不回地應道。
“什麼——”
“呵呵,說起來,皇帝起初確實有向各州刺史求助的打算,但那位奇策將軍似乎不信任任何一位有繼位可能的劉氏之人啊。”橋玄無視了兩個小兒吵鬧,徑自繼續說道:“這一步走出,若成了還好,若事敗,參與者在中原將再無立足之地。”
“正是如此,”周瑜應道:“我倆家經過商議,已經決定返回江東,今日特意前來道別。”
“是來道別,還是來見小姑娘?”橋玄忽然露出一個不符合他年紀的俏皮笑容。
“……”周瑜和孫策齊齊緘默。
“我還要聽——”“不,可,以。”書房之外,一個嬌小的明黃色身影被另外一個稍高些的大紅色身影堅定地拖走了。
“其實,你們是來勸說老夫同行的罷,”橋玄抬了抬手阻止兩個少年解釋:“呵呵,你們大可放心,老夫還沒有老到走不了路的程度。”
彷彿為了證明自己“還能走”,橋玄抄起椅邊的柺杖,跛著腳站了起來:“你們看——哦呀?”
老人家的另一隻腳是無事,但拄著柺杖的那隻手失去了力氣,整個人再次向前傾倒——然後被最近的孫策穩穩接住。
總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孫策將橋玄扶回太師椅上,兀自想道,該不是打算重複張良拾鞋的典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