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塊不好湊......這樣吧,晚上回去我張羅一下,拿兩千塊給你和同學做生意。”
李桂香知道兒子去年高考發揮失常,一直也在為他的前途擔憂。但他要是想做生意的話,可以慢慢鍛鍊一下,這也未嘗不是一條出路。
九十年代,是個躁動的年代。
下海,在這一兩年成為了一種現象。無數人從機關單位、國有企業,義無反顧的衝進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
當然,伴隨著下海的熱度,還有一個新名詞,叫做停薪留職。保留你國企或者機關單位人員的身份,停發工資,自己去闖吧。萬一發現自己快淹死了,還可以上岸,再回到原單位上班。算是給下海的人留了一條後路。
因此,在這個躁動的年代不會有誰看不起生意人,反而人人都想發財當老闆。
“那好吧,我去和同學說一聲,讓他多湊一些。媽,我走了,你晚上也早點回家。”
胡楊已經很滿意了,他恨不得抱住老孃親上一口,只可惜他不敢。
“去吧,去吧......這孩子,越大還越粘人咧......”
李桂香揮揮手,就低頭去整理她的菜了。
胡楊腳下一個趔趄,差點摔一跤。我滴個親孃啊,你這麼說話好嗎?你兒子這張老臉往哪兒放啊。
所以,他頭一低,就飛快的跑出了市場。
開啟車鎖,胡楊推著腳踏車慢慢走在人行道上,心裡還在琢磨認購抽籤表的事兒。
兩千塊錢夠不夠?當然不夠啊,再多十倍都不夠。但是他知道,自己家裡底子薄,雖說這二年境況有些好轉,但也沒什麼存款。母親答應幫著張羅兩千塊錢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呢。
胡楊上一輩子在小舅去世的第二年南下羊城。他在工廠裡打過工,也開過“摩的”。最終他還是一頭扎進了投資這個領域。他炒過股票、也在朋友的證券工作室做過,若干年後,甚至連比特幣和區塊鏈也偶有涉獵。
當他雄心勃勃的準備進軍“知名投資人”的時候,卻突然倒下,回到了眼下的九三年。
事實上,胡楊算不上一個很成功的投資人。他明白,不是你的心有多大,財富的獲得就能有多大。在某種程度上說,財富的最終獲取還是要看你的原始投入、眼光、學識以及人脈。
他現在就面臨這樣一個窘境,他壓根沒有足夠的資本去投入。只有三天的時間,他可沒能力去籌措一筆令人滿意的啟動資金。
這該死的第一桶金!
“不管了,這兩天能籌措多少算多少,反正不能錯過這個天賜良機。”
胡楊跺跺腳,翻身上車,直奔市中醫院而去。
小舅是他的第二個目標。
到了中醫院藥房一問,小舅這幾天沒上班。他的小舅李浩,目前住在中醫院的宿舍裡......再跑到宿舍敲門,還是沒找到人。
吃了閉門羹的胡楊,無比沮喪。這個時候,他真的很懷念那個人手一部手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