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許有年的建議就有了實施的可能。
“嗯,這事兒你們去和孟總商量。許總,張總,戴總,你們先陪我去研究所看看,其他的事情,等明天再說。”
胡楊午飯都是在機場吃的,他也不想坐在會議室裡說個沒完。
於是,他就在許有年、張瀟、戴向軍的陪同下,很認真的在研究所到處看了看。
這一圈轉過來,差不多也到了下午下班的時間。
許有年本來安排了晚宴,但看見胡楊一下午都是滿臉的嚴肅,他硬是沒敢張口。
最後還是張瀟說了出來。
“算了,我今天有些累了。”
胡楊搖搖頭,他倒不是對許有年等人有意見,他是真的感覺到有些疲憊。
隨後,胡楊離開了博隆光學生產研發基地,去了他自己的四合院。
許有年等人在胡楊走了以後,又回到了會議室。這時候他們還哪有心情去吃飯,趕緊讓人退了訂好的酒樓。
“許總,你說老闆今兒是不是真的生氣了?”
張瀟見大家都悶坐著不說話,就率先開口問了一句。
許有年斜著眼睛看了他一眼,說道:“你說呢?沒看到老闆的臉一直黑著嗎?”
戴向軍有些不服氣,“許總,張總,這事兒也不能全怪我們吧?咱們目前的技術水平就這樣,也沒有人偷懶,我們能咋樣?”
張瀟微微的點點頭,比較認同戴向軍的話。
許有年是匯嘉系的元老,跟著胡楊的時間比他們兩個都要長很多,對於胡楊瞭解也比他們深。
“張總,戴總,你們以為老闆是為這個生氣呀?我告訴你們,老闆從來不會強迫手底下的人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哎,這事兒也怪我。之前我總覺得咱們已經攻克了28nm光刻機,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就疏忽了很多細節。
我們呀,應該主動跟蹤裝置的使用情況,積極和包括芯通國際在內的客戶保持溝通。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許有年說到這兒,張瀟和戴向軍才明白自己這些人錯了那裡。
技術積累不夠不要緊,和世界先進技術有差距也不要緊,關鍵是要有努力改變現狀的態度。
這麼長時間,博隆光學居然都沒有主動去傾聽客戶的意見,也沒有做出來改進的計劃。
這才是胡楊很不滿意的原因。
“許總,戴總,我想幹脆這樣。明天你們二位陪著胡總,看看他還有什麼想法。我呢,現在就去機場,明天一早我就去找孟總。”
張瀟坐不住了,他決定連夜帶領幾名技術人員奔赴深海,然後去南方製造,現場和孟如松討論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
“你不打招呼就跑了,合適嗎?”
許有年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是他們幾個齊聚京城,是出於胡楊的要求。現在張瀟突然走了,不知道胡楊那邊會不會不高興?
“現在也顧不上了,我在機場買了機票之後,會給胡總打電話說一聲的。許總,戴總,這邊就拜託二位嘍,我先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