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年卻不以為然,他看了一眼慕少青,慕少青做了一個“你先請”的手勢,他便開口道:“現在我有一個問題,胡總,你和康科拉銅礦的其他股東商量過這事了嗎?”
“暫時還沒有,不過,康科拉銅礦的兩位大股東,吳罡吳總、夏國恆夏總,今天晚些時候就會到深海,屆時我會和他們談。
你們先考慮交易本身,大家好好想想,除了經濟利益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需要考慮?”
胡楊不是出題考大家,而是他自己也在心裡反覆的權衡利弊,有些舉棋不定。
許有年等胡楊說完,才接著說道:
“如果不考慮合作伙伴的問題,我建議選擇紫荊礦業。原因嘛,我不說大家也知道,未來國內需要進口大量的銅。
在價格差距不是很大的情況下,我建議將這部分股權賣給國內公司。應用端的蓬勃發展,才是咱們匯嘉系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助推器。”
他這番話一說,在座的各位就紛紛陷入了沉思。
說實話,在商言商,大家首先考慮利益問題,原本沒什麼不對。但由於北美逐漸升級的打壓,讓這些人考慮問題的方式方法都開始有了轉變。
正如許有年所說的那樣,如果原材料到最後被別人卡死了,國內的電子資訊產業能好嗎?
要知道,作為半導體產業的應用端,無論是電子資訊產業還是其他,對於各種半導體產品的拉動作用,可是非常巨大的。
“我認為許總說的有道理,我支援他的觀點。不知大家想過沒有,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和下游的應用息息相關。咱們支援了國內的企業,是不是正好和咱們的國產替代戰略高度重合呢?”
慕少青第一個站出來支援許有年。
他的邏輯很清晰,無論是半導體產業的上游還是下游,大家到最後都是高度關聯的,有時候甚至都能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裡面深層次的問題,就源於北美的打壓,匯嘉系最終要做到完全的國產化替代。
暫時替代不了的,也只會和歐洲以及RB企業進行合作。
慕少青這麼一說,大家就都能理解。相對於多幾億美金或者少幾億美金,匯嘉系的生死存亡才是大事。
胡楊靜靜的聽著他們討論,並沒有插言。
但是,他的心裡已經基本上有了定論。他覺得,許有年和慕少青等人說的不錯,匯嘉系不能光是嘴上說要全面進行國產化替代,實際行動中卻不去支援國內的企業。
“各位,請靜一靜。夏總,你去和紫荊礦業談吧,如果沒什麼問題,匯嘉國際投資持有康科拉銅礦45%的股權,就賣給他們。”
胡楊一錘定音,最終還是決定少賺三億美元,把手裡這部分的股權賣給國內的紫荊礦業。
夏冰聞言,默默的點點頭。
“我的話還沒說完,夏總,你記一下,我有幾點要求。第一,這筆交易,對方和我們之間,必須用RMB定價,用RMB結算。”
胡楊稍等了一會,又補充了一句。
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按照此時的匯率,把交易價格用RMB固定下來,最終結算也是使用RMB。
當前美元兌RMB的匯率是7.39,即一美金兌換RMB7.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