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驚喜,總在不經意間
“胡總,我哪能不知道你會支援我們呢?只不過,這兩個專案的投入都是以十億為單位的,估計沒有30億元打底壓根都不夠。
可是咱們的鐳射技術公司,一年的營收還不到十個億。投入這麼大,我怕收不回來啊。”
博隆光學下屬的鐳射技術公司,成立的時間太短,只是將公司原有的一些業務進行了剝離,重點還是為了解決光刻機的光源。
這樣一家公司,現階段的規模很小,張瀟哪敢揹負這麼大一筆債務?
“嗯,這也是個問題。要不把鐳射技術公司剝離出去?我這樣考慮,剝離出去以後,可以廣泛融資,也沒必要非得追求絕對控股。”
僅靠匯嘉系的力量支援鐳射技術公司的發展,也不是不行。但半導體整個產業鏈太長,不可能什麼都自己做,這不符合經濟規律。
“胡總,這事兒我可就做不了主嘍,需要你們股東之間去商量。不過我個人的意見,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張瀟其實也覺得鐳射技術公司放在自己手裡,不如剝離出去。只不過這件事運作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徵得大部分股東的同意。
“這事兒我去和他們談,你不用管了。張總,現在是關鍵時刻,一定要集中力量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你先回魔都吧,等我這邊有了結果,再和你們通氣。”
胡楊結束了和張瀟的談話,親自把他送到了電梯間。
返回辦公室,他就開始給博隆光學的幾個大股東打電話。戴向軍這邊好說話,他剛一開口,對方就答應了下來。
京城國資和魔都國資,倒沒有直接反對,只是說需要研究一下,會很快給胡楊做出答覆。
放下電話,胡楊就開始琢磨,下一步為鐳射技術公司引入投資者的事情。
按說,光機所是個不錯的股東,他們也有意研發極紫光光源。不過限於對方的構架形式,恐怕很難拿出來真金白銀。
這樣的話反倒不如和對方進行技術合作。
但他又不想引入金融資本,何況金融資本也不見得會對這個專案感興趣。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關鍵的就是,這個專案並不符合當前的潮流。
金融資本的眼光喜歡盯著“風口”行業,現在網際網路經濟正在悄然興趣,各路資金扎堆往裡進,沒多少人願意來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專案。
說實話,技術攻關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援。能不能成功還兩說,的確不是資本的寵兒。
胡楊一時半會有些糾結,便打算等兩個股東回話了再說。
實際上,兩家國資單位,答不答應都不會影響最終的決議,畢竟他們兩家在博隆光學所佔的股份很小。
但胡楊肯定要先徵求對方的意見,也是對人家的尊重。這就叫先禮後兵,對方如果真的不同意,那就只能強行透過了。
結果,僅隔了一天的時間,京城國資的負責人和魔都國資的負責人先後給胡楊回了電話。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兩位股東,不僅原則上同意了胡楊針對博隆光學(鐳射技術)有限公司的增資擴股的提議,同時還明確希望參與這一次的融資。
胡楊當然不會拒絕,他告訴兩位股東,博隆光學很快就會為此召開董事會會議,商量具體方案。
“許總,情況就是這樣的,你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吧,儘快就這個問題和各位董事之間達成一致。”
胡楊隨後和許有年在電話中探討了很久,把一些原則問題敲定了下來,然後就讓許有年代表自己出席董事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