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少青和章汝霖並不陌生,整個匯嘉系的高層都挺尊重這位芯通國際的創立者。
但他沒想到會在這樣一家小公司,遇到章汝霖。
“哈哈,我這把老骨頭還行。我近些年基本上不管公司的具體事務,身體倒是調養的不錯。
孟總那邊很忙,走不開,所以我就主動請纓來看看。畢竟事關生產裝置的大事,可不能馬虎。”
在半導體領域,要想做到去北美化,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生產晶片,包含了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金屬化等步驟,涉及到的裝置眾多。要想徹底繞開北美,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情。
但有些事情,必定要去做。否則等人家徹底斷供以後,你總不能把廠子關閉了事吧?
慕少青聽到章汝霖的回答,會心的一笑:“章董,那咱們一起進去吧。”
芯通國際和匯嘉控股在大戰略上是一致的,但在具體的目的上,又有所不同。
芯通國際是為了做好國產化替代方案,而匯嘉控股是為了在資金側給鼎鑫科技提供幫助。
整個上午,兩人就在鼎鑫國際創始人的帶領下,參觀了公司的全貌,連技術研發部門都向二人徹底敞開。
吃過午飯,慕少青請章汝霖去茶樓坐坐。
章汝霖也不推辭,很欣然就接受了。
“章董,你是行家,你覺得鼎新科技的技術水平到底怎麼樣?”
上午的參觀調研,鼎新科技的高層也給慕少青和章汝霖做了很詳盡的解說。
但慕少青清楚,像這樣的中小企業為了融資,往往都有一部分誇大其詞的地方。
“嗯,我覺得,他們的產品出來之後,能用。至於技術水平,當然和國際巨頭有很大的差距。
穆總,咱們現在沒辦法挑三揀四啊,能做到替代就是萬幸了。不過,下午我會給他們再提一些指標要求,儘可能的減少對於公司良品率的影響。”
章汝霖自然看不上鼎新科技的技術水平,但他有句話說得對,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有,就比沒有強。
孟如松也是這個意思,等鼎新科技的拋光墊做出來了,芯通國際會參與產品的測試並提出改進意見。
然後,芯通國際會採購一部分鼎新科技的產品。
國產化替代也好,還是把供應鏈逐漸向歐洲、rb轉移也好,都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芯通國際能主動把關口前移,積極參與到相關裝置的研發和生產當中,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本身對於像鼎新科技這樣的企業,就有著重大意義。
還是那句話,什麼產品都是越做越好,熟能生巧嘛。前提是,得有人給這些中小企業機會,市場才是決定企業發展高度的關鍵因素。
以前,整個匯嘉系(包括芯通國際)的供應鏈順暢。為了產品的質量,自然會去購買技術最先進的裝置。
但現在匯嘉系面臨的是北美斷供的危險,匯嘉系旗下的相關企業,只能是千方百計去尋找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