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些年開過你那樣破寶馬嗎?走吧,這裡暫時不需要你了,但請放心,總有一天你還會風風光光的回來的。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賓利車駛離了微電子裝置,揚長而去。
張瀟的離職,在公司內部造成的動盪,要遠遠超出尤主任等人預料。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這些天,不斷的有人遞交辭職報告。
先是幾個技術骨幹,緊接著又是一批中層管理人員。尤主任算了算,起碼走了有二十多個人了。
“楊總,這樣下去可不行。吳先生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我希望能快點把那一筆補貼拿到手,然後公司儘快上市。再沒有一點好訊息,我怕公司會形成離職潮。”
尤主任的擔心可不是空穴來風,吳尊友返回京城也有些日子了,但所謂手到擒來的補貼,卻還是沒見蹤影。
楊虎趕緊說道:
“尤主任不用擔心,那邊傳來的訊息說,最近幾天就會開會研究補貼的事情。另外,公司得趕緊安撫一下人心。
不是走了二十幾個人了嗎?這些人大多是中層幹部。我們可以儘快提一批人上來,估計效果會很好。”
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會空缺出不少中層的崗位。
趁現在給一批有能力的員工升職,就不會讓這個被動的局面再延續下去。
“好,那就交給他們自己斟酌吧,回頭等名單出來了,我們再研究。”
尤主任現在有點後悔,當初不應該那麼早就把張瀟放走。要是能穩住張瀟,公司咋會出現這種情況?
只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不提尤主任在哪裡後悔,反正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後悔藥賣。
離開微電子裝置的張瀟,經過胡楊的提名,董事會的討論,已經正式成為了博隆光學的執行總裁。
公司的董事長還是許有年,戴向軍任公司副總裁兼技術總監。
而從微電子裝置離職的二十多名骨幹,都被博隆光學給接收了下來,並安排在了合適的崗位上。
胡楊說過,凡是從微電子裝置辭職出來的員工,博隆光學統統都要。哪怕你只是一名基層的技術工人。
這番動盪,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孟如松找到胡楊大倒苦水,這件事已經開始影響到芯通國際的裝置交付。
“胡總,真不知道這個尤主任咋想的。他這麼一折騰,微電子裝置的產量連續下滑。原本這個月底他們要向公司交付三臺裝置,結果昨天打電話來說,只能按時交付一臺。”
這批國產高階光刻裝置,孟如松是用來專門生產軍用晶片的。事到臨頭,微電子裝置卻說無法按時交貨,這不是坑人嗎?
“孟總,別擔心,不會影響你的生產的。這次的事情,看著好像轟轟烈烈的,其實就是個笑話。”
胡楊忍不住吐糟了一句,自己原本是想著將兩家企業合併重組,儘快擴充實力。
結果呢?卻被一群貪婪的蠢貨給攪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