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把手機遞給吳馨慧,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今天還得多謝齊向民為自己爭取到了這個機會,讓他在省裡的大佬面前可以談談“競爭”這個話題。
所謂的競爭,其實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這一點在某超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些年以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潮是主流。主流經濟學家,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要積極參與國際化分工。
人家說了,沒必要什麼都自己搞,那是資源的浪費。
但他們就是不告訴國人,有朝一日,人家不賣給你核心的零部件了,該怎麼辦?
目前來說,匯嘉系還沒能力和北美的企業從高階技術上進行競爭,那麼從中低端製造上切入就很合適。
一方面,北美產業空化心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北美又掌握著大量的高階核心技術。
比如像GT,僅僅透過技術授權,以及收取專利費用,每年的利潤就讓無數人眼紅。
再加上北美的金融業發達,各種金融衍生品大行其道,這就使得他們即便是躺著睡覺都能賺取大把的金錢。
而國內長期徘徊在產業鏈的低端,像這種以一億件襯衣換一架大飛機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不要總抱怨什麼“血汗工廠”。從事低端的產業就是這樣,靠著血汗賺一點微薄的利潤,這才是事實和真相。
好在,國家也好企業也好,一直都在推動技術進步。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技術,只有向產業的高階發起衝擊,才能擺脫“血汗工廠”的悲慘命運。
回到深海。
胡楊回家吃過午飯,就來到了投資大廈。
他將陳嘉霖和閆漢章等人召集到辦公室,和幾個人說了一下省裡的意思。
“這才對嘛,胳膊肘子總不能往外拐,是吧?胡總,你放心,我們頑石科技會繼續加大力度,不把韋斯利(華南)給打趴下了,決不收兵。”
陳嘉霖今天看起來火氣頗大,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有些上火了。
不過,胡楊還是很贊同他的觀點的。
北美現在的製造業日漸凋零,要是能把韋斯利給打垮了,對方的3C製造能力基本上也就歸零。
當然,沒有了韋斯利,北美的企業還可以找鴻海代工,或者找S星等企業代工。
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結局就使得北美在製造業上,又斷了一條腿。
閆漢章想了想,有點擔心:
“胡總,陳總,真要是把對方給逼急了,韋斯利會不會在北美起訴我們?如果,他們在北美勝訴,可就又給了某些人打壓我們的藉口了。”
胡楊搖搖頭,說道:
“某超是什麼德行,閆總還不知道嗎?有沒有藉口,人家該打壓你也決不會手軟的。
現在既然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不能放棄。要是能把韋斯利(華南)給打殘了,韋斯利也就基本上廢掉了一半。”
韋斯利是一家跨國企業,分支機構遍佈全球。但毫無疑問,韋斯利(華南)是其旗下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沒有之一。
如果能限制或者打垮韋斯利(華南)在國內的業務,這無疑會重創韋斯利。
因此,胡楊不同意閆漢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