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實力,才是硬道理
孟如松前兩天就聽說了博隆光學技術突破的事情,所以他猜到胡楊會來魔都。
為此,他做了大量的工作,核實了各項資料。
因此,今天當胡楊問他,未來能支援多少國產45nm光刻機訂單的時候,他才能脫口而出。
胡楊滿意的點點頭,笑著說道:“看來孟總已經做了很多功課哦,這我就放心了。”
孟如松之所以對國產光刻機這麼上心,就是因為芯通國際吃夠了苦頭。高階光刻裝置,已經成為芯通國際發展之路上的“攔路虎”,被人卡脖子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
“胡總,還有一件事你是怎麼考慮的?我是指宣傳。我的建議,等博隆光學的收尾工作完成以後,就開始廣泛的報道這項技術突破。
你也知道,西方有些人一方面熱衷於在技術上卡我們的脖子。另一方面,他們又極其害怕咱們的技術進步。
咱們每一次技術上的突破,都會讓他們如臨大敵。但同時,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會主動解除一部分限制,或者在產品價格上大幅度的降價。
總之,應該讓有些人知道,咱們正在努力的進行追趕。他們要是繼續卡我們的脖子,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失去國內這一塊大市場。”
孟如松說著說著,語氣逐漸的高昂了起來。
胡楊覺得,孟如松這個建議非常不錯。想讓西方有些人改變他們的做法,只有不斷地進攻、進攻、再進攻!
在有些人的眼中,唯有實力才能讓他們接受現實。實力,才是硬道理啊!
“孟總,你這番話說的真好!沒問題,過兩天我就讓人和各大媒體聯絡。如此重要的一個訊息,我想,有很多人都會樂於釋出的。”
胡楊笑了起來,孟如松的話裡還有其他隱含的意思。
&n光刻機成功投產,那麼,AS&L絕對會主動上門推銷他們自己的下一代光刻裝置。
繼續卡脖子?不存在的。
國內市場的銷售額,可是接近佔比對方公司總營收的三成左右。
接下來,孟如松談了談近一段時間芯通國際的生產經營情況。
&n製程(標準版),已經實現了大規模量產,良品率達到了非常可喜的95%。
&n製程(加強版),也進入了客戶匯入階段,即將進行風險量產。
&n製程(終極版)。利用此項工藝生產出來的晶片,在功效和降低能耗上都有出色的表現。
這三個版本的技術進步,雖然不到一代那麼誇張的程度,但都有明顯的優勢。關鍵是,實現小幅度技術提升,難度小,時間短,經濟效益很可觀。
至於下一代製程工藝,也就是28\\32nm這個技術節點,孟如松專門安排了一個技術團隊在攻關。
估計還需要一些時間,比較樂觀的估計,大概會在明年夏季實現技術升級。
“孟總,你這悄無聲息的,已經做了這麼多的大事。恭喜你!說句實話,芯通國際才是咱們匯嘉系當中最重要的核心,我們有很多工作都是圍繞著你們在展開的。”
不用懷疑,邏輯晶片才是晶片製造領域,技術難度最高的體現。
而芯通國際,是國內晶片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
嚴格說起來,在匯嘉系的半導體產業鏈中,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和芯通國際的重要性相比,魅力半導體都不能。
近兩年,芯通國際的技術水平突飛猛進,每年申請的技術專利都在1000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