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不容林嫣再分說,把她趕了出去,讓米琪來處理這些事情。
下午,著裝很正式的常勝,來到了胡楊的辦公室。
王清泉找了個藉口,沒有跟他一起來。第二輪融資的事情,已經超出了他本人的許可權,他跟過來並不合適。
“常總,你好,我可是久聞大名,還是第一次見到你本人。”
“胡總,客氣了。我的企業還處於創業期,無論是規模還是行業影響力都太小,實在是令人汗顏啊。”
常勝長得五官端正,天生一張正氣臉,說話的語調也是鏗鏘有力。
兩人握了握手,胡楊在小會客室接待了常勝。
“胡總,我知道你很忙,那我就長話短說。方舟電腦初創不久,起點也比較低。所以儘管企業成功融到了第一筆資金,但還是遠遠不夠。我打算自己研發主機板、顯示卡、驅動板、散熱模組、結構磨具等......最終要做到除CPU和記憶體之外全部擁有自有技術。”
常勝的心很大,他的目標並不是成為一家電腦組裝公司,而是一家以電腦技術開發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
胡楊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常勝,心中卻不勝唏噓。
在他的記憶裡,方舟電腦在曾經的那個時空,屢次衝擊上市,但都沒有成功。
前三次就不說了,第四次衝擊IPO,方舟電腦本來已經透過了發審會的稽核,但由於在後來的財務檢查過程中,發現企業有美化財務報表的行為。最終企業的IPO之旅被迫中止,就差最後的臨門一腳!
“咳咳,常總,我很贊同你研發自有技術的觀點。不過,我對於方舟電腦的發展,有一些不同的意見。
我覺得,你把自己的產品定位在高價效比,這沒有問題。但不應該給自己的產品打上低價的標籤,尤其是不應該針對某些特定的人群。
我這樣說吧,按照你們的宣傳,實際上會讓人產生一種方舟電腦是低檔貨的主觀印象,這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胡楊當然不認為自己全知全能,但結合他腦海裡的記憶,總結一下利弊得失還是沒問題的。
常勝點點頭,很佩服胡楊的洞察力。但是,企業一方面是因為起步比較晚,很難和國內國際的巨頭進行競爭。另一方面,企業資金有限,他只能從最低端的市場開啟銷路。
“胡總,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想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從而形成價格高低搭配的品種結構。但是,我們一直受到資金的困擾,哪怕是剛剛融到了1億元的資金,也遠遠不夠。”
胡楊笑著擺擺手,道:“那些都是細節,關鍵是你要有一個遠期的發展規劃。常總,別的以後再說,你把新一輪的融資計劃拿出來讓我看看?”
“哦哦,你看我,說著說著就跑題了。”
常勝趕緊從公務包裡拿出來一疊資料,遞給了胡楊。
胡楊接過來翻了翻,看到常勝準備融資三個億,而給出的條件是給融資方50%的股權。
“常總,這件事我不能立刻答覆你,我們也需要討論一下。不過,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企業的估值做到了三個億,以方舟電腦的實際情況,怕是比較難以獲得認同的。”
胡楊微微的搖搖頭,覺得這個估值偏高了一些。
“胡總,目前電腦正在快速的走入家庭,再加上機關單位、學校和各個公司的需求,我覺得方舟電腦未來的營收和利潤率都不會差。”
現在這個時間點,電腦的利潤率還是不錯的,所以常勝才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