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不期而至的3G時代
第483章不期而至的3G時代
“胡總,看到這批光刻裝置,我才算是真正的鬆了一口氣。我就怕這個過程中又出什麼么蛾子,對方延遲發貨或者停發,那我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這天晚上,胡楊、孟如松還有陳嘉霖在一起吃飯。孟如松談起高階光刻裝置,差點沒掉眼淚。
如今的芯通國際,在製程工藝上已經不遜於臺電,大概領先S星、英特公司半年左右。
但這個優勢很微弱,晶圓製造的競爭正如逆水行舟,稍微有點閃失,不僅優勢不存搞不好就會落後。
而這裡面最大的變數,就是這個光刻機。
“孟總,不是我想打擊你,這批貨雖然按時到了,並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出現問題。45nm之後還有40nm、28nm等等,萬一光刻裝置真的出問題,你怎麼辦?”
華芯的姜力行前些天告訴胡楊,一直在蒐集所謂“證據”的那些人,已經被處理。但是,對方似乎並沒有死心,他們還在透過其他渠道在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
華芯目前已經暫時停止了和芯通國際的一切合作,正在與意法半導體進行艱苦的談判。
胡楊很清楚,即便是沒有證據,芯通國際的高階光刻裝置,也不見得就能一直按時供貨。
“胡總,我們延續了最新的思路,提出了一個設想。那就是利用現有的45nm裝置,在工藝上進行輔助改造,理論上能做到10nm製程這個極限。
當然,想要把這個設想變成現實,還有很多難關。但我堅信這個思路是正確的,所以技術突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胡楊交給孟如松的那個小本本,彷彿是推開了一扇大門。大門裡面的奇思妙想雖然不能直接變成生產力,但對於孟如松團隊的研發工作,卻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目前,包括臺電在內的國際巨頭,尚未掌握這些先進的技術理念。因此,孟如松團隊等於是第一次站在了行業的最頂端。
胡楊大喜,如果孟如松團隊真能夠解決這個難題,那麼未來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芯通國際都不必再為光刻機發愁。
不過他隨即想到了一了問題:“孟總,你不能等技術突破了才行動。我的意見,你現在就抓緊時間再訂購一批45nm光刻機,免得到時候裝置不夠用。”
孟如松一聽,胡楊的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就點點頭道:“還是胡總考慮的周詳,我這兩天就辦這件事情。”
陳嘉霖也是搞製造業的,他能聽明白孟如松所說的技術突破有多牛。
“胡總,孟總,我敬二位一杯。說實話,孟總真不愧是業界的大咖,你們的設想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那絕對是晶圓製造領域的一次技術飛躍!”
胡楊和孟如松相視一笑,他們對於這個構想都充滿了期待。
三人一起幹了一杯,孟如鬆放下酒杯,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就衝著陳嘉霖說道:
“陳總,若論起賺錢的能力,芯通國際拍馬也比不上你的頑石科技哦。我看到一篇報道,說今年第三季度,頑石科技的營收將會略微超過鴻海,這是不是真的?”
陳嘉霖不禁莞爾,笑道:“外媒的那些報道,有幾個是靠譜的?現在距離三季度結束還有幾天,哦,他們就已經出結果了?不過,我們第二季度的營收和鴻海就相差了不到7%,第三季度還真有可能追平的。”
陳嘉霖貌似謙虛的話語裡,其實有著很強的自信。
得益於明康通訊、魅力電子、方舟電腦的高速發展,以及國內山寨機的野蠻式生長,頑石科技的營收已經和鴻海處於了同一個水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