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活並不好乾,考驗的是毅力和判斷。
好在李傑等人都是這方面的專家,耐心等待之下,終於發現了一些苗頭。
“好的,我知道了,讓大家注意安全,千萬不能打草驚蛇。”
胡楊知道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這種風格簡直就是“億安科技”事件的翻版。不用說,衝在前面的一定是安知曉。
放下電話,胡楊感到了一絲疲憊。
商場上的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有時候根本就猝不及防。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實力、實力、實力。
現在他有點能體會h的總裁說過的一句話,他說,我們每一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翌日。
胡楊在辦公室等到了高明康和陸亞麗。
這兩人風塵僕僕的從外地回來,各自休息了一晚,就匆忙來見胡楊。
“高總,陸姐,兩位辛苦了。其實,我一直想和你們談一下有關供應鏈安全的問題。如果,在價格和品質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咱們公司能不能考慮使用一部分國產的產品,或者國內公司的服務”
作為一個腦海裡多了幾十年記憶的人,胡楊非常清楚供應鏈的安全,是多麼的重要。
現在說這個,並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眼前的危機,而是著眼於長遠。
打個比方說,公司的一些核心部件,需要進口。假設哪一天人家不賣給你了怎麼辦如果有替代還好,沒有替代,就只能等死。
高明康笑笑,說道“胡總,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你也知道,現在無論什麼產品,市場的競爭壓力都很大。咱們做產品的,都是儘量在國際範圍內挑選質量最優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供應商。”
陸亞麗知道高明康在矽谷呆了不短的時間,很崇尚自由經濟那一套東西。
她怕胡楊誤會,就趕緊說道“高總不是要反駁你,他只是想知道你提出來這個建議的理由。”
胡楊暗地裡嘆口氣,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沒有人會同意他的觀點。
國家很快就要結束“入世”的談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成定局。目前主流的聲音都是該如何擁抱“全球化”,該如何積極的參與到“國際大分工”中去。
很多公司並不覺得“掌握核心技術”是一件多重要的事情,需要什麼我可以去國際市場上買呀,費那勁幹嘛
此時的大多數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微乎其微,能賺到錢就行,何必增加那個費用成本呢
“高總,咱們國人做事,不是都講究做兩手準備嗎所以,供應鏈這一塊你得有備份,最起碼有了選擇,談價格也好談一些不是
內地的產品或許有這樣那樣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作為備份還是沒問題的。既然作為備份,你就不能等到必須要用了,才想起人家來,平時或多或少還是要給人家一點訂單嘛。”
胡楊也只能說道這個程度了,有些事情就這樣,是非經過不知難。這種事,放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可能連普通人都能分析的頭頭是道,但現在卻不行。
為啥沒有經歷過被人打壓,被人斷供的痛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