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秉承著國家重建精神文明的號召建校約摸四十餘年了,如今為國家輸送了許許多多的優秀的人才。縱使前路艱辛漫長,但如今我們不再像四百多年前那樣被人“剃髮易服”;不像許多年前那樣走在路上,被人誤認穿了和服而被扒衣唾罵;也不像許多年前被大眾誤會穿衣是壽衣;更不像多年前被自己的族人誤會這是一件歷史已經淘汰了的衣裳。”
說到這裡她頓了頓,似乎帶著哽咽:“可能同學們很難想象‘華夏復興,衣冠先行’時是什麼樣的光景,我提起這些事情也不是讓同學們去仇恨,而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今我們已經走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傳統文化遍地開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投身到這個事業上來。”說到這裡時,米娜先生似乎眼中有淚光閃現,想來是想起了一些往事。
“在這裡,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好專業知識,輔以文化禮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為這份事業添磚加瓦,也告訴全世界的人,我們是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有著自己衣冠文化禮儀的民族!”聲音洪亮悠遠,聽在人心中激情澎湃。
“啪啪啪!”隨之而來的鼓掌聲經久不息,在臺上的老先生似乎在擦拭著眼淚。
多年前,孤單行走在街頭的人,如今不知去往了何方。僅僅是這一粒星火,卻讓這片土地上掩埋的深沉開始復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漢服,只是傳統文化禮儀已經苟延殘存,以至於後來國家注重傳統文化禮儀,才有了今日的華夏藝術學院。
學院除了教授專業知識和禮儀文化之外,還有專門為眾多文化遺產專案培養專門的研究人員。
蘇敏有在師父那裡略略聽過這段過往,但是並沒有提到過這些艱難的歲月,今天聽了校長一番話才覺得自己喜歡的一切只是浮於表象,心中隱隱有些愧疚。
聆訓結束後,除了新生,其他年紀的同學都有序地散開。
“同學們,你們是我校四零級的新生,也是我校建校以來,第四十批學生,今天就由我來了帶領大家熟悉一下學校環境。”站在隊伍前面的是蘇敏的輔導員文靜,她帶著耳麥和外放,所以遠處的人們都能聽到她說話。
於是大部隊跟隨者她參觀了教學樓、實驗樓、實訓樓、運動場和歷史館等等各種場館。
“並且學校在校外還有很多實訓基地,方便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運用起來。”文靜最後走到了圖書收藏館停了下來:“我們最後的目的地圖書館就不去了,因為圖書館已經實現了全部電子化,包括年代久遠影印的古書籍,所以平時除了工作人員,已經少有人去了。同學們如果有需要,直接用自己的學號登陸學校網址就可以翻閱書籍。”文靜老師邊走邊說,走過了許多地方,臉上都沒有異樣的神色,倒是學生們看起來有些疲憊,只是大家都不吭聲。
蘇敏覺得自己的腳都有些疼了,也只能撐著。
文靜看出來大家的情況就笑了笑:“好了,今天我們就到這裡。大家注意自己的課程安排,另外下週五晚上學校有迎新晚會,有才藝的同學可以到我這裡報名。”
“老師,您的意思是我們可以解散了嗎?”人群中有人問道。
文靜點點頭:“解散,自由活動。有才藝的同學,可以到老師這裡報名喲!”這話說的有些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