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傳旨道:“王太尉,王卿家,朕命你為巡狩欽差,剋日奔赴景州。
名為代天巡狩,實為督賑、查賑。
到達景州之後,由你全權接手景州的賑災事宜。另外,朕特賜你聖旨一道,由你負責徹查司馬敬輝所犯下的諸多罪行,一旦查證屬實,朕命你對司馬敬輝就地處以極刑,以平民憤!”
王秉全激動不已,連忙叩首道:“皇上聖明!臣王秉全遵旨!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叩拜畢,起身回班,暗自笑道:“太好了!司馬敬輝,你這個無恥奸賊,你給我等著,等我到達景州之後,定要你為你自己所犯下的種種罪行,付出慘痛的代價!”
散朝以後,王太尉正欲回府,卻見到皇帝身邊的首領執事太監黃總管,朝這邊急匆匆地跑了過來,似乎有什麼重大事情要宣佈。
來到近前,黃總管氣喘吁吁地說道:“王太尉稍待,皇帝陛下宣你到御書房見駕!”
“遵旨!”王太尉一邊隨黃總管前往御書房,一邊向他旁敲側擊地問道:“黃公公,不知皇上怒氣可消了沒有?還有,皇上宣王某,不知究竟有何事要交待的?”
黃總管笑了笑,說道:“王大人,你且放寬心,皇帝陛下怒氣倒已消減不少,你就不必太憂心了。至於陛下究竟因何事召見王大人嘛,我這做奴才的,卻又如何能夠知曉呢?王大人到達御書房,見過聖面之後,不就一清二楚了?”
王太尉笑道:“公公說得也是!如此,王某也只好見駕之後,再作打算了!”
來到御書房,王太尉行過君臣之禮,皇帝傳諭平身賜座,王太尉叩謝聖恩,落座靜聽聖諭。
皇帝龍顏稍喜,開金口道:“王太尉,朕宣你前來,只是想向你瞭解一下,崔太守奏本里提及的楚義士,為人究竟如何?”
王太尉施禮道:“回聖上,楚義士不但俠義過人,而且有膽有識,武藝出眾,更兼有絕技在身,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臣本有意薦他入朝為官,以助吾皇一臂之力。怎奈楚義士卻無心入朝,只願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江湖俠客,隨性飄泊江湖,仗劍行俠仗義。臣對此甚感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皇帝嘆道:“如此人才,不能攬入朝中,確實可惜。也罷,既然此人無心入朝為官,朕也不會勉強於他的。
但是,楚義士不辭辛勞,不畏艱險,跋涉數千裡入京遞送奏本,如此為民操勞,可見他的確心懷俠義之情,朕內心深受感動!
朕決定,賜予楚義士黃金一百兩,以示褒獎!”轉而面向黃總管吩咐道:“內侍,速去內侍省支取百兩黃金,交由王太尉帶回府去,轉贈於楚義士!”
“喳!”黃總管奉了旨意,轉身前往內侍省。
王太尉代楚平叩謝聖恩,領取百兩黃金後,叩首拜別皇帝,轉身離開御書房,打道回府。
回到太尉府中,王太尉向楚平傳達聖意,並將百兩黃金轉交到楚平手中,楚平內心激動不已,面向正南,叩拜聖恩,起身向王太尉說道:“敢問太尉大人,既然皇帝陛下已將這百兩黃金賞賜於我,那麼這百兩黃金的處置權,是否就應該由在下說了算呢?”
王太尉用手捋了捋鬍鬚,笑道:“那是自然!不知楚義士此言,卻是何意啊?”
楚平笑道:“不瞞太尉大人,在下想將這百兩黃金交付於你,由太尉大人您轉贈於景州的父老鄉親,也算是在下對景州百姓的一點心意!不知太尉大人可否願意代勞?”
王太尉聽罷,打內心裡好生佩服楚平,讚歎道:“噯呀!楚義士果然高義,本官深感佩服!如果世間能夠多一些像楚義士這樣的俠義之輩,那可真是皇上之福,萬民之幸啊!楚義士請放心,本官定會將這百兩黃金,轉贈到景州父老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