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先佔瀛洲再佔莫州,便是因為這兩處地方如同楔入秦寒地盤的大釘子,不佔領這兩塊地方,秦寒寢食難安,如今兩處州府被攻佔,即便遼國大軍到來,秦寒也能從河北東路和河北西路調兵遣將,守住這兩州之地。
佔領莫州用了足足半月時間,一是為了修養兵馬,使得兵馬不至於太過勞累,二是為了讓人把名聲傳出去,以前秦寒名頭雖然響徹天下,可並不能壓過趙宋,投靠的文人士子也不見增多。
如今卻是大為不同,收復燕雲這等事情壓了漢人百多年,秦寒雖然僅僅收復兩州之地,卻也是大大的英豪,不論民間還是士林都有極大反響。
後世人常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從來讀書人”,又說宋朝重文輕武,文官誤國,這話確實沒錯,宋朝重文輕武,武將待遇極低,可宋朝的讀書人有骨氣的卻也不少。
不管是靖康之恥的時候自盡的讀書人,還是崖山海戰之後投河的,抑或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陸秀夫,全部都是文人,可以這麼說,由於沒有元朝的大屠殺,宋朝讀書人還是有些骨氣的,至少比明朝的那些貨色強了千百倍。
如今,汴梁城內,不管是文人士子寫的歌頌秦寒的詩詞還是青樓酒肆之中的說書人說的英雄譜,總之,秦寒這下徹底火大發了。
其實這也是秦寒早年無意間的安排,剛剛到達水滸世界的時候,秦寒為了宣揚名號,讓孔明孔亮兄弟安排水軍吹捧自己,這一行動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結束,說書這等後世才有的活動也因此興起。
不僅是秦寒,林沖,關勝,魯智深等人也是早已名滿天下,最新嶄露頭角的岳飛,韓世忠等人也入了說書人的英雄譜,畢竟,年少有為俊逸不凡的將軍才是最吸引人的,比起這些,林沖關勝魯智深都老了。
秦寒連戰連勝好大威風,趙佶則是萬分不爽,在他眼裡,秦寒便是逆賊,取得的名聲越大,自己越不舒服,好在淮南王慶暫時穩住,雖然不聽調不聽宣,卻也沒有陽奉陰違,比秦寒老實多了。
這天,趙佶召集了幾位重臣,商議如何限制秦寒。
對於限制秦寒,無論清流還是奸臣,沒有一個不願意的,可如何限制,卻是分歧所在。
最為陰狠的當屬童貫,秦寒搶了他封王的機會,童貫恨不得生吞了秦寒,一開口便是陰損無比的算計:“陛下,秦寒佔據燕雲之後,西有遼國,北有金國,南有大宋,不若在他佔據燕雲兵力最是衰竭的時候,和大遼金國三路合圍,徹底滅了秦寒。”
趙鼎聞言大怒,說道:“陛下,童樞密此言差矣,我大宋堂堂之國,正正之邦,秦寒收復燕雲,有大功於陛下,若是沒有理由,直接和遼國金國合圍,我大宋臉面何在?百姓會如何議論?招安了的王慶等人又會如何反應?”
聽聞這話,趙佶按下了心思,不是怕百姓議論,趙佶從沒有在乎過百姓生死,他在乎的是王慶的想法,一旦王慶見情形不妙,趁機反叛,秦寒和王慶合兵一處,京畿可就危險了。
“趙大人此言差矣,王慶本是忠良之人,不得已才落草為寇,如今陛下天恩,下旨招安,怎會再行反叛?”蔡攸笑眯眯的說道。
這話就是糊弄傻子的,在場眾人都是人精,沒人會被這話唬到,蔡攸這麼說,不過是刷一下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