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要從葛四虎九歲那年說起。
葛四虎家因為爹媽沒得早,所以葛大虎早早的就頂門立戶,挑起了葛家的大梁,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葛大虎在貨運市場給人扛大包乾苦力,這樣就顧不上家了,操持家務的瑣碎小事就落在了葛二虎的身上。
那年葛二虎也就十幾歲,自己不可能忙裡忙外,所以其他的兄弟無論年齡大小都得幫忙。
當時葛家的老三葛三虎又在上學,因為當初他老爹臨終前,曾經留下過遺願,就是希望葛家能出個讀書人,而這兄弟幾個都不是那塊料,唯有葛三虎還有那麼點書生氣,所以兄弟幾人裡面只有他一個人還在上學,而葛五虎才三歲。
這樣家務的重擔就壓在葛二虎和葛四虎身上了,那年葛四虎才九歲,顯然他幹不了什麼,但是他可以出去撿柴火。
當時葛家和大部分東北人家一樣,住的是小平房兒,家裡做飯得點爐子,冬天晚上睡覺還得燒炕,這就需要大量的柴火。
這一天因為白天下了大雪,所以葛四虎在快要天黑時才出去撿柴火。
葛四虎和往常一樣跟著附近住的幾個小夥伴一起出去撿柴火,邊走邊玩,可能是因為下過雪的原因,今天“收成”有點不好。
當時別人家裡柴火屬於一種輔料,到了冬天還是以燒煤泥為主,但是葛家窮啊!沒錢買煤泥,只能燒柴火,所以其他的小夥伴都回家了,葛四虎自己還向前走著。
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雖然葛四虎年紀不大,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哥為了賺錢養家,在外面累了一天,回來總得睡個熱乎炕吧!所以自己必須撿夠今天晚上燒的。
就這樣葛四虎揹著把鐮刀向平時沒有去過的地方走去。
漸漸地天黑了下來,葛四虎這人從小性子就野,見天黑了也沒害怕,心裡只想著快點撿夠柴火好回家,就又向前走了一段路,這裡離村子裡遠了,人煙也漸漸稀少了。
又走了一會,葛四虎心裡也打起了退堂鼓了,但是突然發現旁邊有一座小山包,上面似乎有很多低矮的灌木叢,自己可以去那裡打些柴,然後就回家!
想到這葛四虎向那小山包跑去,但是不知為什麼,這小山包上居然沒有多少積雪,沒有雪反光,就看不清路,這小山包雖然不陡,但是緩坡更滑,所以葛四虎是連滾帶爬走了半天,都沒走出多遠。
就在葛四虎正心急時,山下突然傳來兩道燭光,原來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每人提著一盞白燈籠走了過來。
葛四虎是個孩子,不懂什麼,也就沒什麼好怕地,而且因為家裡窮,他們家點油燈,也是用白報紙糊得燈罩,所以葛四虎想都沒想就走了過去。
這一男一女兩個小孩都穿著大紅的棉襖,黑色的燈籠棉褲,腳上是黑色白底的大邊布鞋,頭上戴著瓜皮的小棉帽子,而且這身衣服看上去新得很,就像是過年時小孩剛穿出來的一樣。
葛四虎見人家滿身的新衣新褲,再看看自己這一身補丁摞著補丁的破衣爛褲,心裡真是羨慕地不得了,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現在的孩子,還有這身打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