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有點像府上的師爺,但是說話中氣十足透著幾分陽剛。
“對啊,胡長史說的對啊。”
看的出這位姓胡的長史官在吐蕃朝中有些擁躉者,他的話一說立即便有人相應起來。
“嗯。”阿里骨似放鬆下來,嗯了一聲說到:“即使這樣傳令明日在城中贊普府,我要親自審問此人。”
士兵答應了一聲退了下去。
時遷的性格他了解,這小子雖然輕功不錯,但膽子卻不是特別大,而起也很少衝動,怎麼會發生衝突還刺死了人,再看阿里骨對胡長史對視時候讚許的目光,更加肯定王旁的推測,剛好這時阿里骨重新端起酒杯:“來,三弟,別為了這些小事攪了為你接風,明日查明事情經過我定會給三弟一個交代。”
“呵呵,那我就多謝二哥了。”王旁若無其事的再次坐下。
“三弟這次來我這,可是受了那宋君之託,來行什麼兩邦交好的大事吧。”
“二哥怎麼看這件事。”王旁並不想直接回答。
“我能有什麼看法,這件事還要贊普說了算,這樣吧,若是你來看看哥哥,咱們兄弟好好聚會,若是宋君因為什麼不朝拜不稱臣的事,委託三弟前來,三弟也不用多說什麼。”
“哈哈,二哥想哪去了,你說的事還真有,這次元旦眾臣國前去賀歲,唯獨沒見吐蕃的使者,為此我還真讚佩吐蕃君主的氣勢。”
“哦。”阿里骨看看王旁,這話有點出乎阿里骨的預料。
“其實我也知道,吐蕃能有今天興旺,那都是河湟興盛,而且掌控著茶馬相通絲綢之路,商人行走至此,有吐蕃的保護,才不會因多朝交界的匪患騷擾,更不會因為宋夏多年不平之爭而有所損失,如今宋朝把河湟拿回去了,既斷了吐蕃的財路,同時監管不力也斷了四通的商路,我怎麼會因此而埋怨二哥,去聽那宋君話來指責二哥你呢!”
“果然是我兄弟,痛快。”阿里骨說著一飲而盡,親自也給王旁斟滿。
“不過我這次來實話說還真有兩件事。”
“三弟,請講。”
“第一件事,今日不講,因為關係重大。”
“哦,有多大。”
“想不想要回河湟。”王旁小聲說道。
阿里骨看了看王旁,王旁主意多自己早就知道,而且自己也想要回河湟,可是怎麼要是個問題,打仗,近年來為了河湟雙方邊境沒少交兵,但是阿里骨打不過折家,而且事情怪就怪,阿里骨和折可適他們平時也有交往,打起仗來也都互相拼命,真是有是對手又是朋友,到現在阿里骨最犯愁的事就是怎麼不交火順利的要回河湟。
“嗯,那我今天不問,等回到城中咱們再相談,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我是來驗證一件事,二哥你還記得當年在我王府,我斷言過贊普的壽命嗎。”王旁說話的時候緊盯這阿里骨,阿里骨一驚,立刻會想到當時的情景,忽然想到這個驗證,他手中的杯子竟然沒拿住咣噹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