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得慶可是個聰明人兒,深知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
他現在是學徒工,搞出如此爆炸性的發明,肯定會被壞人覬覦。
“章主任,您啊,心中那點小九九哪能瞞得住我。”
“不過我馬上要得到段裡面重視了,成為下一個李大車,這時候也不跟你一般計較。”
朱得慶轉身朝著會議室快步奔去。
看著他的背影,章主任捏了捏眉心:這娃子的腦殼壞掉了?怎麼看誰都像是壞人?
不過他如此有信心,難道還真搞出比李大車更厲害的發明了?
懷揣疑惑,章主任緊緊的跟在朱得慶的身後。
機務段技術研討會是這年月的特色了。
因為火車技術並不完善。
很多技術都是工人師傅在實踐中發明出來的。
所以段裡面為了驗證這些技術。
特意召開由技術師傅,火車司機,段領導參加的技術研討會。
這也算是貫徹從勞動中來,到勞動中去的道理。
這些年,透過技術研討會確實也發掘了不少實用的技術。
當然,大部分都是些異想天開的發明。
比如上次技術研討會上,大傢伙深入研究了火車觀後鏡.這是由134次列車司爐工發明的。
最終的結果是建議司爐工繼續剷煤。
再比如裝在火車頭上的風力磨電輪。
發明者是31包乘組的乘務員。
該裝置就厲害了,妥妥的黑科技。
裝上風力磨電輪,只要火車在鐵軌上賓士,就能透過扇葉轉動帶動磨電輪,從而能產生電流。
再透過電流加熱爐膛,產生蒸汽從而推動蒸汽機,進而推動火車行走。
火車前進產生風力,風力發電,電加熱水驅動火車完美的永動機啊。
只不過火車司機們都是高階知識分子。
只是片刻功夫,就建議他接著在火車上賣泡麵吧。
所以,每次技術研討會跟看熱鬧差不多。
無論是司機們還是領導們都很積極。
李愛國冒著寒風推開會議室的門的時候,大會議室內已經坐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