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過有四十萬男女勞動力,長安城倒是三年能建成的!
若是有一架高速相機遠遠對著長安城的中軸線,自王厚曹彰嘿嘿大笑離開開始加速,那街面上就猶如出現了一群神奇的螞蟻那樣,咔嚓咔嚓的搬運中,三十三米的曹總巨像一點點被堆積而出,拔地而起,最後猶如巨人一般屹立在了長安城中,最後又跟被曬了那般,本來水泥色的面板衣袍變成了古銅色。
在他寬衣大袍子,威武持劍的注視下,本來高聳城牆內的長安城也是飛快的變化起來,也是在這些螞蟻急急匆匆的搬墾下,道路兩旁方格子那樣的坊牆整齊的冒出來,然後本來還長得雜草的地面迅速被小石子一塊一塊的鋪平,上面又澆灌上水泥,再被一寸一寸磨平。
這此設計中,王厚還首次考慮到了城市供水與排汙,沒個坊都修建了地下下水道,每個坊鑿出來的井水都用水車提上,然後用高渠引到街口,每條街都有水渠,雖然遠不如後世自來水那麼方便,可也比鄴城還有舊長安方便多了。
然後,王夜香的名頭在長安城叫的更加響亮了,新長安城沒有夜禁,但是提莫的夜香,必須給他按時按點的倒在坊間的夜香庫去,然後每週固定時間,由官府在派遣人手用大車集體運輸到城外去。
這些長安人拉出來的夜香在堆肥作用下被王厚壓榨出硝石來,然後發酵好的農家肥重新施到長安附近渭河的良田中,最後又重新吃回了長安人的肚子裡,完美的五穀輪迴。
曹操認命王厚為關中大行臺時候,估計都沒想到,他規定的三年時間,王厚真的將關西平定了,而且五年時間,一個繁華的長安城真的就重新拔地而起,城市常駐人口十六萬戶,五十幾萬人口,而且還在不斷的增加中,而長安城的稅收也在今年正式超過了鄴城。
王厚開始返本了!
而且除了營建長安城的壯舉,王厚還解鎖了一大成就,擾亂了關西一百多年的羌亂在他手裡平息了不說,甚至整個關西本來將近百萬人口的羌氐胡人,迅速下降到了只有二十多萬殘留在河西走廊以及漢中等王厚觸手還不能完全覆蓋到的地方。
當然,這些人不是被屠殺了,而是幾乎全被漢化了!
當年還慶幸沒被王厚遷走的隴上羌人,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和之前歷代治羌的涼州刺史或者護羌校尉相比,王厚最大的不同,就是沒任由被平定的羌人自生自滅,反倒是給了他們寶貴的工作機會。
修建長安城,一個月一人就能賺一貫錢半石糧食,一年十二貫錢相當於在隴上耕種八年才能賺到,手裡有了錢,本來還住帳篷的羌人開始在長安城內買房購地,也修起了二層水泥小樓,帶院子的小別野。
而且長安城營建完了,也不意味著他們就失去工作了,王厚還要治理渭河,治理黃土高原境內的延河,都需要大把的人手,而且和之前官府用工白截然用不同,都是給錢給糧的。
而且感謝東羌的小朋友送給王厚的禮物,讓王厚為自己新建的長安城,尋找到了第一份支柱產業!
榨油!
看王厚第一年賣的豆油熱銷的景象,就可知道,大漢帝國的油料市場是多麼的空白,這得到了小盆友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採摘來,不知道啥時候從西域傳過來的油菜花,可被王厚撿到寶了。
關西也有種植油菜花的得天獨厚條件,延安榆林一代的黃土高原本來是東羌的地盤,不過隨著長安大開發,渭河附近的土地重新被灌溉耕種起來,格外缺乏勞動力,加上王厚的開放政策,二三十萬東羌族,大部分都從相對貧瘠的黃土高原走出,到關中平原謀業餬口了。
油菜花的種植不咋要求土地,對水源需求也不高,只要把土地翻鬆,然後撒上油菜籽就行,這頭東羌人撤了,後腳王厚就組織人手,成立關中油料商會,然後有組織的在已經荒蕪空曠了的黃土高原播撒種子,大面積種植起油菜花來。
然後王厚的輕工業成就又解鎖了一大壟斷獎盃,百萬畝油菜花所產的菜籽油能壟斷市面上將近百分之七十的市場,僅僅稍遜於佔據大漢帝國棉布產量百分之九十六的青州南部棉紡織業。
如今長安有二十幾個坊的支柱產業就是榨油,擁有大小榨油工坊四百多個,所出產的油料向東直賣到青州遼東,向南直抵荊州,向北就是歸化城,也讓那些長期吃葷油的草原人換換口味,向西則更了不得了,都開拓到了國際市場,賣到波斯貴霜去了。dm
再然後就是王厚一直心心念唸的西域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