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希望,王厚終於是灑脫的鬆開了自己家妞的肩膀,朗然大笑著翻身上馬,旋即回過頭去,對著重新集結的親衛騎兵團,還有抽調的兩個遼東騎士團大聲的喝令著。
“隨本座出征!”
除了馬休馬鐵幾個紈絝子弟,整支大軍回應的無不是格外嘹亮而慨然。
另一頭,目送著王厚率軍殺氣騰騰的出了發,忽然有了個盼頭的曹紅節也是風姿綽約的快步回了小別墅,對著侍衛女軍大喊大叫了起來。
“收拾行囊,妾身要快點回遼東!!!”
…………
不過王厚卻不是直接走的,匯隆了麾下騎士,他是徑直去了城西,本來在這兒,是歸化城最大的草料儲備場,造得太大,以至於常年都有大半的倉庫是空著的,可是如今,整個大草料場被堆得嚴嚴實實。
全都是遼東平原自產的麥子與稻米!
不得不說,真金白銀動人心!本來遼東各大世家還對修建這麼兩千里路的鐵軌敗家行為持疑意,徐庶制定的計劃,最快也要四年,可是兩個冬天裡,這條蒸汽火車帶來的高速物資交流,壟斷了整個草原貿易的甜頭勾引得遼東各大世家胃口大開,而且九原附近的鐵礦也跟著開工,僅僅兩年半,就把這條鐵路修建成功了。
有了高速鐵路的加持,現在在歸化城,王厚是整整囤積了上百萬石糧食!而且數量還每個月在遞增。
雖然這些糧食運到關中也就剩下七十萬左右了,可依舊足以改變關中的政治走向。
“拜見主公!”
屯守著這片糧倉的,除了本來駐紮歸化城的護鮮卑中郎將,還多了個老熟人,前高句麗的大摩裡支,四平之戰被孫尚香俘虜的高句麗大將泉蓋皓。
後世大唐西域名將高仙芝,還是高句麗寶藏王的後代,軻比能暴亂之夜,這老傢伙也算是為遼東穩住了高句麗俘虜,立下了功勞,如今全族入了漢籍,泉蓋一族這兩年居然也混上了歸化城的上流。
這是臨走前最後一件事兒了!沒用王厚吩咐,泉蓋老頭已經率先自信的慨然而談了!
“糧秣已經準備齊全,另外一萬扶余人,兩萬高句麗人,一萬烏桓人也已經徵調完畢!再有三日,既可趕到歸化城,向關中開始輸糧!”
好傢伙,把戶口落上漢籍之後,老頭也儼然不拿自己當高句麗人了!對高句麗下手是最狠的一個,兩萬壯丁,對於人口數量已經急劇下降的高句麗來說,又是深及見骨的一刀。
可是作為停戰條件,又不敢不給!
這部分人爭調出來,就註定回不了遼東了!這也是王厚的民族政策,反正關西都羌氐羯人大混亂了,也不在乎多加幾個種族,就和落籍的歸化鮮卑人一樣,這些來自東北的少數種族註定被當地羌人排斥,所以他們就得緊跟王大將軍的步伐,也成為維護關中政權的強力基石。
放在遼東是火藥桶,隨時有政變威脅,放在關中是助力!而且這招還可以反著用,到時候擊潰了羌人政權,再把羌人大批大批調到遼東來填補大同江流域以及張燕的黑山國勞動力,這就叫樹挪死,人挪活!
真叫國王坐在寶座上才是國王,富翁坐在保險櫃上才是富翁,好傢伙,到關中窮困潦倒一年了!看著堆滿了糧倉的稻米,再看著信心十足的泉蓋皓,毋丘儉兩員重臣,王厚是禁不住獰笑了起來。
涼州?反叛?老子拿錢砸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