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後世人願意出國打工,也真是有著一定的經濟原因,畢竟同樣一個月三千塊錢,在美國佬哪兒打工,一個三千塊錢卻可以當六七個三千塊錢花,然後就是賊有面子,一聽海龜歸來,特高大上。
雖然王厚穿越前那一段日子,海歸暫時變得不那麼高大上了。
想要讓這些塞外胡人眼紅漢籍,跟後世考託福,辦綠卡辦出國那樣削尖了腦袋瓜子搶入漢籍,面子的吸引力的確佔一方面,可是經濟上的優勢,實際的裡子才是吸引胡人的原動力。
就在眼前。
之前說過老好人幽州劉虞,之所以那麼得人心,塞外烏桓鮮卑也很服他,就是因為他的其中一項策略,開放了邊市,讓塞外胡人得以補充了不少塞外的必需品,就像鍋碗瓢盆陶瓷甕,大到針鼻兒小到車子,沒一樣是草原不缺的。
現在宇文宏這鮮卑部整個成了漢人世家,宇文成了複姓之一,上層貴族就是世家宗家,立馬被王厚提拔了十多人在青州為官,而且宇文家不再是參與邊市貿易了,直接成了邊市貿易的遊戲玩家之一,足以令遊牧人掏刀子相向的鐵鍋鐵盆,由馬鞍山的冶煉中心出產,直接內地價拿貨,然後被宇文族當二道販子賣到草原,他們收攏的畜牧牛羊,又被當做草原特產,賣到連角城,然後輸送進關。
可以說偌大的草原買個火鍋做頓老北京鮮羊肉都得求著宇文宏,受他的商業剝削。
而且更令人眼紅的,還是骨瓷貿易。
就看王厚自己都沒想到骨瓷貿易能那麼的走紅,七月份柳城縣城建好,遼東骨瓷進行第一批生產,八月份第一批一萬件大小瓷器,大到瓷碗,小到一人高的大瓷瓶,彩瓷素瓷兩種貨色開始出貨。
然後要不是王厚發現及時,把本來打算擺放錦州官府大樓以及連角城私宅的一千五百來件兒骨瓷裝船,這批瓷器差不點沒走出遼東去,直接被那些王厚忽悠來,在遼東已經開始開宗劃田,開枝散葉的青州世家以及本地世家給分空了。
瓷器能在西方走紅,引得老外這般狂熱,首先就因為其風靡了華夏,先引得華夏士人無比的狂熱與推崇,巨大的市場需求才引得產業不斷的被推動發展,技術革新,燒出一件件不可思議的瓷器來。
這骨瓷的產品力也真是強悍,畢竟是西方佬好幾百年智慧結晶才誕生的唯一一種西方瓷種,相比於這個時代顏色尚且發烏,氣色昏暗,而且與陶器還沒完全分家的瓷器,含有由骨粉大量燒製而成的磷酸鈣,擁有天然奶白色的骨瓷簡直是土肥圓中的白富美。
而且以骨瓷為基,白底兒顏色鮮亮的彩繪瓷,青花瓷也比烏突突的青瓷,彩陶要鮮明耀目的多!
喜歡高雅的有素白,喜歡熱鬧的有彩繪,足以滿足各層級消費群體,骨瓷不火才怪了!
王厚自己家都沒擺上,這一千五百件他也沒賣,直接拿去送了禮,其中廣陵的陳老哥送了三百件,他老丈人曹總送了八百件,剩下五百件和王厚有舊的夏侯惇曹純于禁張遼什麼的挨個送點,雖然目前信使還沒把市場反向傳回來,不過見識了在遼東的瘋搶,對於骨瓷的銷量,王厚已經是有很大的信心了。
而且僅僅這第一批一萬件的銷量分紅,已經讓被戰爭拖累到快破產的宇文家緩過了氣兒來。
…………
後世朝陽市哪怕解放前都已經是農田阡陌一片了,如今卻依舊是其做原始的掩飾,丘陵平原間,碧綠連天的草原。
八月的草原真的很美,這年頭沒有大規模工業化,就算是馬鞍山那頭燒礦的煤爐子拼命向天空排放著霧霾與濃煙,不遠處柳城也是一陣陣的煙火繚繞,可僅僅相距離十幾裡,天空依舊藍得猶如一塊寶石那樣。
遼河水也不像後世汙染的那麼嚴重,水裡一攪合全是功業氣泡,現在水雖然有點渾,可是拿網隨便撈一撈,也有十幾尾大魚,尤其是這兒氣候偏冷,冷水魚發育較慢,肉質格外緊實爽口。
要不是有歷史上陳登陳老哥吃出一肚子寄生蟲的經驗,緊實的魚肉,王厚都想令人給自己切一盤生膾了。
如何能快速融入漢人世家,王厚教了宇文宏一招,那就是附庸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