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追隨曹總混三國> 第五百一十章.授人以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一十章.授人以漁 (1 / 2)

安利大法是被王厚打著太極施展了出來!一道道洗腦光波在王八之氣的加持下,鋪天蓋地的激射向了可憐的毋丘儉腦袋瓜子上。

就在毋丘儉被王厚問得猶如嗓子裡噎了個雞蛋黃那樣,噎得直翻白眼的時候,他是一驚一乍的猛的拍著大腿。

“所以毋生,本座和你說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看這烏桓與漢人到底有何不同的!為什麼漢人就能服王法,得教化!烏桓,鮮卑,匈奴人就不行!”

“漢民耕田,田無法移動,只能定在某郡某縣,所以漢人定居在土地上,官紳將軍管理,也只需要年年去一地,漢人不可能說扔了地跑了,所以漢人不得不服教化,服王法!”

“可烏桓人,鮮卑人,匈奴人,今年放牧於遼東,明年放牧於漠南,後年放牧於羌西,逐水草而居住,居無定所,今年在這兒,明年在那兒,官吏管理,大不了拍拍屁股就走,所以朝廷三百年,無法形成有效管理,只能像設定護烏桓校尉,護鮮卑校尉時候那樣,派人年年撫卹,拿錢買和平,結果這些各自為政的塞外胡人一強大了,不滿足於朝廷撫卹,又得像餓狼那樣席捲邊關,劫掠我大漢!這一幕猶如惡性迴圈那樣,代代不息,用無休止!”

“額,將軍,下官姓毋丘!毋丘!”

真是被洗腦了,迷迷糊糊,毋丘儉就愕然的問道。

“以將軍之見,那該如何是好啊?”

“所以毋生,吾輩當權之人,就得以千萬年基礎而想辦法,讓逐水草而居的胡人定居下來,而且得讓他們和大漢有聯絡,依賴漢地,離開咱們大漢他們就活不了了!”

“將軍,下官姓毋丘,將軍所言,這三百年大漢,都無人辦到,吾輩又何德何能?”

“春秋戰國,吾華夏大地也有義渠,赤狄,白狄,犬戎,東夷,現在他們是琴心劍魄今何在?事在人為嗎毋生!走,帶你見識見識本座的想法!”

…………

事情饒了一圈兒,又繞回了起點,王厚在錦州官府背後髒亂差的“私人小瓷窯!”

也真不愧是集合了青州絕大部分燒陶瓷的能工巧匠,雖然達不到後世那個成品率,可是一爐燒下去,也有著將近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漢代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青瓷,可是王厚的骨瓷器已經突破了青瓷階段,轉變成了南北朝才有的技術革新白瓷。

現在王厚還直接越過了南北朝唐宋那種素瓷階段,他格外痴迷明清的青花瓷,還真幸虧他和于吉老道“合作”了,與漢末道教界各位道兄關係還不錯,這年頭老道絕大部分還是鍊金師,燒瓷這染料就是道士們煉丹的額外產物,用天然鈷土礦燒練出來的氧化鈷,具體原理王厚也不懂,反正他是用上了,靠著屋子邊沿一排都是這樣的青花。

既然鈷能做顏料,其它有色金屬也行,紅色的硃砂,黃色的赭石,綠色的帽子,反正道兄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被他忽悠遷徙到遼東的永恆之火道兄那兒只要有顏色的管他有毒沒毒,都被王厚弄來了,潔白的骨瓷上,釉中封燒製的彩瓷又一堆。

早一次,王厚隨便拿起個繪製著枝頭孔雀,活靈活現的青花瓷瓶子來,塞到了毋丘儉手裡。

“毋生,來看看此瓶如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