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追隨曹總混三國> 第114章 濮陽新居,正式上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濮陽新居,正式上線 (1 / 2)

漢代的組織效率是真不高,當年漢武帝擊匈奴,排程軍隊準備糧秣這些工作足足需要三年,破河西,建立酒泉郡也花了五六年之久,相比之下,王厚僅僅花了四個月重新營建了濮陽城,簡直叫速度如飛了。

一共四十座小樓,分佈在東西南門T字形主幹道的兩邊,樓高三層,完全是運用不合格鋼筋與不合格水泥搭建出來,白灰黃泥塗面,土黃色方方正正,直上直下的模樣與當代建築簡直是迥然而異反正曹紅節就看的直彆扭。

這些建築可真是花了王厚大量心血了,雖然樓都不大,也就個千把平方米,和後世高檔小區的獨立小別野差不多大,可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樓下是用承重柱與承重牆支撐,用於商鋪銷售的大廳,大廳後面就是儲藏的倉庫,有的小樓還有專門挖掘的地窖,除了南門與太守府邊沿的兩座酒樓客棧二三層則完全是用於住宿的客房外,其餘的全部是當做商鋪二層辦公,三層住宿,樓後還給劃歸了很大一個區域,客棧是在院子裡建設的牲口棚停車場,其餘的在院子邊緣則是建的一圈同樣水泥磚瓦倉庫廠房,入駐之後在後院堆些粗重雜物,或者建個鐵匠鋪子什麼的,就很方便。

而且,冬天被凍成狗與蹲坑時候被凍成狗的王厚是充分考慮了取暖上廁所兩項功能,三層小樓的所有房間都有一面空心火牆,住宿的房間還建設有火炕,冬季時候,透過一層伙房燒爐子,熱氣可以透過火牆與火炕散佈到整個樓層中

而且整個樓足足七個室內衛生間!一層兩個,二層兩個,三層公用兩個,老闆套間還有著單獨的一個,這年頭可沒有塑膠上下水管,為了容納將來入駐的老闆夥計們“後股之憂”,王厚專門在許都的陶坊定製燒製了一大批陶管,為了容納陶管,還在樓後單獨建了一面厚達兩米的牆。

修房子王厚也沒忘了他的夜香倉曹的稱號,被從樓上導下來的各種“香噴噴”會被水衝到院子底下埋藏的儲糞池,開口則是放在了後院外的水溝邊,會有清潔工定期將這些肥料裝在大木桶車內運到城外,澆灌到田地裡,到頭來,再回到這些老闆夥計嘴裡!

難怪後世人們打招呼都會熱心的問一句吃啦?吃拉吃拉!真是完美的迴圈!

現在唯一令王厚遺憾點的,就是他還沒本事造出舒舒服服的坐便來,只能是用陶製的彎管連線在同樣陶製的蹲便上,下面再用十幾斤的水泥磚頭堆砌出來,甚至還沒有自動沖水,要是哪個懶鬼蹲完忘記衝的話,估計屋子裡的味道會相當的感人!

其實自來水王厚也不是弄不出來,沒有水泵那就用水車從黃河中抽取,然後學著古羅馬的模樣建水道水塔,用燒製的陶管把水引到各家各戶,當時的技術也是做得到。

奈何,王厚這工期趕得太緊了,就算四十棟小樓足足有兩千五百工人去搭建,人力充足,四個月時間也實在是沒功夫去營建,甚至這些小樓除了當做客棧的兩座稍稍裝修了下,地上鋪設了地板,炕上鋪上了皮製的炕革之外,剩餘的還是滿是水泥味的毛坯房。

在濮陽如此大動干戈,大興土木,王厚一開始就沒把寶壓在耕田上,他這一手完全學的後世那些肥的流油的開發商!把商業中心和居住小區一併開發出來,然後招商引資,形成商業街吸引人流,人口多了,附近配套的小區居民樓價格自然就被抄了起來。

不過王厚王厚真能如願嗎?

真能!

論資源上,黃河以北的東郡除了肥沃的平原衝擊良田之外,啥資源都沒有,燃料王厚都得透過濮陽古渡口,從許昌他的煤礦向這兒進口,除了這沉積鹽礦的意外收穫之外,資源上絕對屬於弟中弟,用王厚話說,那就是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辣雞地方。

可是要論地理位置,濮陽卻絕對是城市中心黃金地段商業街!

別說漢代,歷朝歷代道路修的都是兩個字,辣雞!秦代聞名遐邇的秦直道也是為皇帝與軍事服務的,不是平民或者商業用的上的,尤其是這個漢末,各地的道路更是缺乏維護,被破壞的左一個窟窿又一個眼的,而且陸運運量還太小,成本太高,這年頭大宗的商業貨運還是走的水運。

濮陽在兩漢能發展到巔峰時期三十七萬餘人口,也正是原因於此!往南不到十里,就是這個時代最黃金的大動脈,黃河啊!

現在黃河下游河道才重定一百多年,遠沒有後世宋代時候那麼抬高淤積,接近於全線同航,關中的黃河渡船可以順流而下,而徐州,山東一帶的客商也可以逆流而上。

而且,雖然濮陽地理位置挺悲催,處於曹操和袁紹兩個超級大勢力的中心,可是這也未嘗不是濮陽的優勢!如果要是能溝通河北四郡的商路,王厚就發財了。

至少目前為止,王厚的濮陽新居小區商圈就迎來了個好開頭。

此時王厚手裡的資源還挺多的,曹操派他繪製田畝丁籍,收了一圈禮物,各色布匹他有個好幾千匹,為了配合他開發濮陽,曹操給他伏牛山的煤礦鐵礦補給了五千多青州兵的壯丁,源源不斷的開發煤炭鐵器往北方運,王厚也是不要臉的一分工資沒發,就把這些鐵器成品全都劃歸到懷裡,再然後就是鹽巴,東濮的井鹽。

靠著太守府邊上四棟小樓,全都是王厚的自留商鋪子,第一座簡單,門口一個大櫃檯上擺放著大秤,另一頭大廳裡直接是一斗斗蓋著稻草的井鹽,第二座小樓中就稍稍複雜了,王厚從中原劃拉來各種布匹擺放在塗著也是收禮物收來的黑漆塗抹,黑木頭櫃臺上,此外王厚的專利,幾個鼓鼓囊囊跟麵包一樣羽絨服長袍子,羽絨服馬甲之類被穿在木頭人身上,還分大中小號,擺放了一大排。

第三棟商鋪就更復雜了,牆上琳琅滿目的掛滿了鋤頭鎬頭鐵鍬,另一面的櫃子上也是擺著琳琅滿目的鐵器,鐵罐子鐵碗鐵瓢鐵癢癢撓,而且在掌櫃的身後,掛著王厚的重頭戲,十幾口黑黝黝的大鐵鍋。

這華夏料理的大哥大,後世大廚必須精通的小祖宗,終於是被王厚從宋代穿越到了這個戰火紛飛的漢末,在中國美食的科技樹上,解鎖了油炸,煎,炒三個科技點。

最後一棟商鋪最複雜,是王厚拿來做酒樓客棧的,一樓沒有倉庫,整個大廳完全是開放的,足足三百多平米的面積,擺了一百多套桌椅板凳,地上鋪設著木頭地板,後面隔著一間碩大的廚房,前面就像電影裡的龍門客棧一般,穿著元寶錦緞的一個太原王氏老頭子拿著算盤充當著掌櫃的,身後的櫃檯上,也是擺著一罈又一罈的酒。

此時這個才建好第三天的酒樓子,就已經是人滿為患了,因為王厚邀請的第一波客人已經是沿著黃河逆流而上,抵達了濮陽這個中轉站來。

陳登的徐州商團!

帶著二十八條船,足足一千四百多號人,打跑了劉備後榮升徐州別駕的陳登是親自來了!

雖然是重農抑商,不過徐州的商業傳統還是極其濃郁的,看出類拔萃的人物就知道,緊緊扶植劉備,還把自己家女兒嫁給他的糜竺糜芳一家人,就是徐州大商人出身,雖然廣陵陳家並不如糜家在商業上涉獵那麼廣,不過緊挨著,陳登明顯也參合不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