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亮的這一番話,直接給聶雲盛整不會了。
錯愕了,迷茫了!
你這個小年輕,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
這種話也是在直播裡能隨便亂說的?
腦子進水了吧!
聶雲盛差點以為自己聽力出問題了,聽到了一些壓根不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聲音。
呂明亮的這一番話,直指盛運集團作為平臺方的責任,明確指出了他們挑動顧客和快遞員內鬥、置身事外的事實,甚至還順便把所有類似的平臺公司給AOE了一遍。
要知道,目前國內體量巨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有很多可都是做平臺的。
除了快遞之外,近兩年快速崛起的風口,比如打車、租房、外賣等等,哪個不是做平臺?
很多大資本之所以殺入移動網際網路,海量資金砸到這些企業裡,還不是因為看到了現成的商業模式?
先燒錢補貼,擴大市場佔有率,控制顧客、基層員工,建立起完善的業務網路,然後透過競爭、收購等一切手段,幹掉或者吞掉競爭對手,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地位,然後再想辦法把錢給掙回來。
外賣公司,就是想辦法從商戶、外賣員和顧客身上撈錢;房屋中介公司,就是在中介和購房者的中介費上想辦法。
快遞公司相對可能還好點,畢竟這個行業還遠沒有形成事實上的壟斷,沒有一家真正達到說一不二的市場地位,有時候快遞之間還會互相打價格戰,所以做得還比較收斂,沒有那麼明顯。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聶雲盛和盛運集團在努力的方向。
這個事情不算什麼秘密,很多人都清楚,但無能為力。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就算知道這些平臺打的如意算盤,難道你還能不用嗎?
各種大平臺之間打得頭破血流,顧客們確實可以吃很多的補貼,但這種鬥爭終究會停下來,大平臺會互相妥協,互相接受,大家握手言和,建立起一個能夠壟斷行業的大平臺,一起開心賺錢。
顧客們想用腳投票也不好使,最後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用,要麼不用。
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又偏偏不能不用。所以就只能出血,把之前平臺補貼的那些錢全都乖乖地吐出來。
當然,事情是這麼個事情,但可不能亂講。
因為“壟斷”這兩個字一說出來,對這些大平臺而言可就是巨大的負面輿情。
顧客們私下裡隨便討論討論,只要不形成太大的熱度,那就沒什麼大問題。
而對於這些平臺們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絕對不能提的,甚至都不能有任何的暗示,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
畢竟商業競爭,角逐到最後哪怕是握手言和、互相收購,無非是賺的多一點、賺的少一點的問題。
可如果真的把這個秘密大肆宣揚,把最後的遮羞布也扯開,那等於是在掀桌子,是在砸鍋,是在毀了所有用類似模式的平臺的生意,是讓大家都沒飯吃。